军人联盟www.jrlm81.com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军人联盟——军盟音画——原创文学——高天文集连载
军人联盟www.jrlm81.com

长篇传记——漫漫人生

作者:高天



第八十七回

抗大汛送粮赈灾民
抓出口迎难谋发展

渡过了人生上有老、下有小,内有家庭负担,外有工作压力,辛劳发奋的中年,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五十岁的天命之年。
五十年光阴似箭,五十年弹指挥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年有春夏秋冬,海有潮起潮落,人有生老病死,花有花开花落。一切都在周而复始地变化。进入了天命之年的我这时候没有什么不能面对,更没有什么想不通透。因为我是从那艰难、匮乏的年代背着沉重的生活纤绳,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因为我是怀着发奋、求索、敬业、奉献、吃苦、俭朴、孝顺的意志苦熬到今天。岁月的年轮里浸透了我的汗水与泪水,人生的征途上留下了我坚实的脚印。走过的五十年,使我深晓人生的荣辱相伴、苦乐相随、福祸相依,成败并存。五十岁的人,任你是位高权重、学富五车、家财万贯,还是一介草民、才疏学浅、穷困潦倒,你都不会带着你的官位、财富或贫穷步入天堂。五十岁的人虽走过了人生大半,但敬老慈幼,责任未尽;五十岁的人还未退休,仍须工作,尚有使命,不敢懈怠。
五十岁是人生最成熟、最理性的时期,在经历过人生几十年的风雨和坎坷后,将会对自然界、对社会、对自己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亊物能有相对正确的判断、预见、对待和处理。不被荣辱、名利所迷惑。一切尚能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去坦然面对。
古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天看来,时代发展了,科学进步了,应该说人生五十正当年、六十尚年轻、七十不算老、八、九十岁不为奇、活过一百岁也不再是梦想。进入“五十而知天命”的人,贵在“认知天命”,五十岁只是人生的驿站,但绝不是停泊的港湾,更不是人生的终点。五十岁的人,虽“东隅己逝”“但桑榆未晚”,深知创业的不易,守业的艰难。所以五十岁的人要继续坚韧不拔、发奋求索、扬帆远航!只要顺应历史潮流,认识真正自我,找准时代座标,追求自身价值,就会活得更加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并最终实现人生的美好梦想。
伴随着粮食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市场。进入了天命之年的我,没有觉得象孔圣人所说的那样,人生一切都己定局,己船到码头车到站。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坐享其成了。反到觉得作为一个县里小小粮食部门的负责人,面对企业的生存,几千职工的要吃饭。倍感肩负的责任重大,身上的担子很重。“天命之年”本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与同仁们继续奋力拼搏,去开拓门路找饭吃,自主创业求发展的关键时刻,偏遇1997、98、99连续三年长江发大水,抗大汛。我们走向市场经济的粮食职工,没有忘记保障军需民食的根本职责和“为人民服务”的老传统。从大局出发集中全力投入到抗洪抢险、开仓放粮,赈救灾民的行动之中。
最难忘的1998年,自6月22日开始,座落在长江中下游我县境内的上起湖北黄梅段腰、下至望江华阳近百里铜马大堤,连续经历了上游八次特大洪峰的袭击。长江水位居高不下,远超历史。内湖也因强降暴雨,山洪暴发,湖水猛涨倒灌,江湖内外水位基本持平,长江白浪滔天,内湖一片汪洋,全县防汛告急。国家防总、省、市各级领导都亲临一线指挥抢险救灾。县里各级部门也抽调大批干部上堤,与部队、民工日夜奋战、同吃同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后勤保障的主要部门粮食局,更是全力以赴,抓紧组织大米加工、调运,以确保防汛军民和受灾群众的粮食供应。此时,粮食局一把手何局长,早已老将出马上堤任套口段指挥长,负责指挥下段十几公里的防汛抢险;陈副局长抽县防指后勤部任副指挥负责全县抢险器材物资的调度和供应;袁副局长抽洲头乡某村江堤一线负责指挥民工抢险;武装部长老赵抽县大堤二郎河防指,参加保护县城的抢险。局领导班子成员只剩下纪检组长、工会主席和我三人留守。纪检组长每天除应付机关日常工作外,还要带领局机关职工轮流上县大堤参加防汛抢险值班,工会主席体弱多病,安排机关留守值班。因而,全县防汛救灾粮的加工、调拨、供应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到我这分管业务的副局长身上。“民以食为天”,救灾如救命。遵照县委部署,我们立即召开全县各站、厂负责人防汛救灾紧急会议,迅速下达救灾粮的加工、调拨、供应任务。紧接着又抽调购销股、储运、工业股长组成救灾粮领导小组,一头扎到第一线,一边督促各站点抓紧原粮集并、安排各米厂开工生产。一边冒雨对沿湖、沿江灾区粮站进行逐库检查,确保仓库安全防漏、防潮,充分做好救灾粮随时接收和供应的准备。同时,安排部队转业的车队队长组成救灾粮抢运小组,抓紧调度车辆,抢运救灾粮。整整两个多月时间,我们全县站、厂、点、库,马不停蹄风里来雨里去,没吃过一顿放心饭,没睡过一晚安稳觉。共集并、调运稻谷两千多吨、加工、运送救大米一千两百多吨,确保了防汛抢险部队、民工和灾民的粮食供应。
七月下旬,长江迎来了第八次特大洪峰,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副总理温家宝亲临九江、安庆一线指挥抗洪抢险。一时间上游四川、湖南、湖北洪水猛涨,形势紧迫、连连告急!宿松境内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江第一洲”的江洲村正经受着特大洪峰的严峻考验。江洲村位居江心咽喉之地,把万里长江划分为南北两条水道,陡然变窄的北岸水道,在上游洪水凶猛肆虐的折射撞击下,使汇口段堤岸受到严重威胁。加之宿松境内连续不停的强降暴雨,特别是7月22日宿松县境一天就强降暴雨316.7毫米,使得内湖一些小圩先后漫堤溃破,洪水内外夹击,直接危急到长江大堤的安全。为死守长江铜马大堤,确保下游安庆、芜湖、南京等大城市的绝对安全。座落在长江中心的江洲村群众舍小家、保大家,主动扒圩堤泄洪。顷刻间洪水似猛兽咆哮冲向江洲,整个江洲村房屋、良田瞬刻间被洪水淹没。群众虽早己有计划地全部转移,但冮洲村一片汪洋。损失惨重。八月初,洪水渐渐缓退,受灾村民也开始陆续返乡,全县一场“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战斗己全面打响。我们粮食部门也紧跟直上,在县委统一部署下深入灾区调查灾情,紧急发放救灾粮。
那是一个闷热无比的夏日清晨,我带着复兴粮站杨站长和购销员老丁到受灾最严重的江洲村了解灾情,并为灾民亲送救灾大米上门。我们从复兴码头乘一艘装有两吨大米的机动船向江洲村进发。一小时到达江洲村委会后,因洪水尚未退尽,江心洲陆地既不能行走,水淺又不能行大船,我们只好又换乘两只小船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由东向西逐户发送救灾粮。小船缓慢行驶在被洪水淹没的棉花、玉米地里。放眼眺望四周残墙倒树、灾民有家难归,遍野垃圾粪便飘浮、苍蝇蚊虫乱飞,一派满目凄凉的脏乱景象。大家不由心头酸楚难忍,一个个热泪夺眶而出。小船慢慢停靠在村落屋前的土墩旁的,我们几个扛上一袋袋大米,在村干部的指引下送到一户户刚返家不久的受灾村民家中。受灾群众看到粮站同志冒着炎夏酷暑、淌着污水泥浆亲自送大米上门,感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抓着我们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还是村支书不停地连声说着“感谢政府对灾民的关怀!感谢粮食部门的领导为灾民送粮上门!”整整一天,我们头顶烈日、脚踩烂泥、船上船下、挨屋挨户地发放着救灾大米,直到下午五点,连续奋战十来个小时,终将全村除转移未归的少数几户外,把首批救灾大米己全部发送到了灾民手中。一天下来,大家饿了吃几口自带的干粮,渴了喝几口自带的茶水。身上的衣服汗湿了一次又一次,四肢被烈日晒得又红又黒,全身被苍蝇大的野蚊虫叮咬得到处起疱、奇痒难忍、抓得血痕累累。自带的茶水喝完了,灾区的生水根本不敢喝,灾民的饮水实在太精贵又不忍心喝,我们只好忍着饥渴坚持发粮到最后。人饿了尚能忍,炎热的夏天体力消耗又大,没水喝,就要中暑出大问题。后来大家实在渴的没法,在途经村小卖部时又买不到任何喝的,只好把一些快过期的啤酒,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了就大口喝着。结果一个个闹肚子不说,我更因失水过多,诱发了尿结石,引起了急性绞痛被连夜送进了县医院住院救治。
连续三年的长江大汛和内湖洪涝灾害,我县粮食生产普遍遭受了重大的损失,沿江洲区及沿湖低洼被洪水淹没的重灾区基本是颗粒无收。全县绝大部分乡村群众缺粮严重。面对大灾之年确保群众有饭吃,在省委、政府统一部署下,县乡各级政府和粮食部门都启动了各种救灾的应急措施。首先,发放紧急救灾粮。对家无隔夜粮的特重灾区在上级救灾粮款未下拨到县前,由政府统一安排,民政、粮食部门协同组织,分批免费送粮上门,先解燃眉之急。二、省、市下拨的救灾钱粮指标到县后,在乡镇上报灾情的基础上,经逐级核实并一把手把关签字后,统一分配指标下发文件到各粮站就近供应。三,对社会各级捐赠的粮食。由县政府统一分配到受灾乡镇安排发放。四,对相关部门对口赠送的钱粮物资,由政府统一接收登记后转发对口接收单位。五、对省政府统一安排的以工代赈粮,由县计委牵头分配乡镇,再由乡镇逐级分解到农户。粮食部门按分配计划印置以工代赈购粮券,分发到受灾农民手中,到指定粮站供应。六、联合国世界粮食救济署紧急援助的救灾粮〔简称Wto〕由县农业局汇同县粮食局按联合国要求,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拿出分配意见,经各级组织审核、联合国区域特派专员审批后由粮食部门加工统一标准的大米发送到灾民手中。七、开仓借粮。对受灾严重地区的农户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缺乏口粮、种子、饲料粮的,由农户出具借据,粮食部门可根据需要,借给稻谷或大米等粮食。待丰收后再归还国家,粮食部门不收取任何费用。
大灾之年抗大汛,大灾之年献爱心。三年来我们对洲区、沿湖十二个重灾乡镇及省属华阳河农场、九成坂劳改农场20多万受灾群众开展了全力救灾并实施了开仓借粮,全县共借出大米、稻谷折原粮1865万公斤;共安排下发救灾大米折原粮500万公斤;发送联合国紧急援助救灾大米575万公斤。以工代赈救灾粮250万公斤。全系统干部职工个人共捐赠款物折币20多万元。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援了全县防汛救灾任务的胜利完成,为全县的灾后恢复重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大灾之年。我们宿松粮食人,真正履行了一个粮食工作者“民以食为天”确保军需民食的应尽职责。三年防汛救灾,企业费用支出普遍增大,加上连续阴雨,农民粮食无法整晒的现状。为支持灾后重建,我们在按保护价收购同时,适当放宽了入库粮质等级,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由此也带来了收购成本过高、入库粮食水份较大、粮质较差。造成了“库存超历史,粮食销不动、仓库存不下、库存粮难保”的三难局面。面对粮改后出现的如此困境,严重困扰了宿松粮食工作,使粮食购销陷入了极端被动的局面。为渡过历史难关,我们一边寻求省、市支持,申报批准对外销售陈化粮,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回笼资金,收购新粮;一面选准抓专储收购集并、退耕还林补助粮、加工出口大米等有利契机,大打企业翻身仗。
出口大米加工质量要求严格,生产效益高,是粮食企业扭亏增盈的重要途径。国家对加工出口大米的生产厂家,无论从厂房、生产设备、技术力量等级和工艺操作流程上都有严格的规范及要求。出口加工企业必须申报省粮食主管部门和质检部门考核并产品送检合格后,才下发生产许可证书,下达出口加工任务。我县六大米厂真正从生产软硬件上都符合出口米加工要求的还没有一个。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局党组研究决定选择基础设施全、职工素质好、技术力量强的先觉米厂下决心创造条件申报验收。同时,明确由我负责,组成出口大米领导小组,完成申报验收和争取省局尽快安排出口大米的加工任务。会后我们立马行动,首先带着工业股长老叶和先觉米厂方厂长跑省粮食局、质监局申报资格验收。接下来我和工业股副股长老金下到先觉米厂坐镇指挥,按上级对出口米加工企业的要求,逐条、逐项落实。我和老金并亲自上门,请出县局己退休的工业生产老行家张克璜师傅,以及从全县加工行业抽调来的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攻关小组。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对先觉米厂实施全面的设备更新改造。接着对厂内技术力量及加工操作流程,进行重新规范组合;对全员职工组织标准化学习培训。为迎接验收,全厂职工日夜奋战了两个多月,终一举夺得了出口米加工企业验收合格达标的好成绩,省粮食、质检等相关部门终颁发了出口大米生产许可证书。
98年5月初接到通知,我又带工业股长老叶和先觉米厂厂长方国安正式赴省局参加全省出口大米计划会议。首批领受了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的675万公斤大米的生产任务。回来后,我随即带领购销股副股长小张、工业股长老叶、副股长老金一头扎到先觉米厂安营扎寨,与工人师傅们奋战在一起。首先,召开全厂职工动员大会,从全员思想上提高对出口大米非洲是履行国际援助职责的认识,明确保证出口大米质量,是体现中国形象的头等大事。然后全面开工,试机生产。第一天出机大米经多次随机抽样检化,虽基本达标。但尚存在黄米粒、碎米率轻度超标,无沙杂率不能保证100%现象。我们迅即现场召开技术分析会落实了三条措施。一是狠把原粮调入关。增抽局中心化验室主任小袁对安排原粮调入的全县各基层站、点,提前上门逐仓抽样检化,做到超标黄粮坚决不出仓、不进厂、不入机,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二是迅速增添两台除石机设备,确保加工的大米无沙粒杂质;再增加两道筛选除碎工序,保证碎米率不超标。三是实行分工负责制,严把加工质量关。由方厂长、金股长、厂管理员小项负责从原粮车间到加工车间的工艺流程操作,随时掌握每道工序的进程及产品质量;由叶股长、技术员小刘、检化员小宛负责半成品、成品车间生产,随时抽测、检化大米质量,达标合格的灌包过磅封口,不合格的重新回机返工或停机待查。切实保证不合质量不灌装,不足数量不封口,封口不规范不出厂。严格了检测制度,确保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成本损耗,使出口大米加工步入了生产正轨,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98年出口大米加工任务。在此基础上,赢得了省粮食、质检、外贸等部门的信任,又再接再厉争取到省99年出口大米加工计划555万公斤任务,并一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共创生产总值2214万元,保证了国家出口任务的按时完成,夺得了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和经营效益双丰收。扭转了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企业只亏不盈的困难局面。
三年来,我县粮食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紧紧依靠各级党政领导、依靠企业基层党支部领导班子,凝心聚力、上下一心。大灾之年克服工资难兑现、费用难落实、改革困难多、工作矛盾大等诸多困难,勒紧裤腰带,忍辱负重,迎难而上。采取压工资、垫费用、保救灾、抓收购等非常手段,使我县粮食企业渡过了粮改以来最艰难的时刻,使粮企改革在大灾之年不但没有停步,而且在自谋发展、开拓创新和企业效益上出现了新的历史转机。受到了省局陈习文局长亲自带队的慰问和表扬。被县政府评为《抗大灾、保供应》的先进单位和省局授予的全省《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九八年与先觉米厂加工出口大米的全体员工和师傅们的合影中左三为作者。

全省出口大米会议在省城召开我〔二排右二〕代表县参加会议并领受任务


98年与复兴粮站参加联合国紧急授助救灾粮发放工作的全人员合影坐排右四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