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遭洪水木楼唱民谣
抗天灾军民战同马
叭!叭!叭!报警的枪声,划破了黎明寂静的夜空,惊醒了沉睡的松城百姓。紧接着嘡!嘡!嘡!……!转移的锣声,又一阵紧一阵。连日来,奋战在内河〔湖〕抢险排涝第一线,已疲惫不堪的军民,又迅速按照予定方案,携幼扶老,有计划地出小东门、北门,向弹子山、钱家山高处转移。
松兹县地处长江中下游,依山、面湖、临江。全县面积2394平方公里,由西北向东南,大别山脉、丘陵、湖泊、平原依次分布,西北高,东南低。全县山场70多万亩,水面100余万亩,〔其中可养面积为80多万亩〕耕地64万亩,可谓三分山水一分田。县内河道交错,湖泊纵横。有龙感湖、黄湖、大官湖和泊湖四大湖泊,发源于大别山的两条大河,凉亭河、二郎河自西向东经华阳流入长江。解放前,松兹十年九涝,加之长江水患连年不断,历史上一直流传着一首悲惨的民谣:
洲上洲上,面对大江。
一声破坝,大哭细昂!
背个讨袋,倚人门框
远走他乡,四处逃荒。
家破人亡、穷个精光!
新中国建立之后,百废待兴。新生政权在经受了土改、剿匪、对城市工商业改造、三反五反、抗美援朝等重大亊件的考验之后,政权得到日益巩固,社会初趋稳定。老百姓生活刚刚有所好转,政府正待腾出手来治理长江水患之时,就迎来了建国以来的第一场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
难忘的一九五四年初夏,长江中上游暴雨连降,水位猛涨,超过了历史上民国十七年的最高水位。松兹县内湖水位陡涨。江水倒灌,无法排涝泄洪,造成了沿湖区乡大面积受涝成灾。在县委、县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全县军民分两条战线迅速打响了对内排涝抢险、对外抗洪保堤的人民战争。境内东西长达六十三公里的长江同马大堤上,紧急赶来支持抢险的人民解放军官兵和几万人的民工队伍,在日以继夜的与洪水搏斗。正当确保、死保同马大堤绝对安全的斗争,进入到最关键时刻,上下游纷纷告急。为上保武汉,下保宁、沪、杭等大中城市不受水淹,上级果断作出丢卒保车的决策。松兹人民舍小家、保大家,放弃保堤,在湖北黄梅段腰和安徽松兹汇口接壤处的朱墩段,决口泄洪。一时间,洪水似万马奔腾朝着松兹境内汹涌扑来。不到两天,洪水就淹没了沿江上起湖北黄石、下至安徽安庆、池洲、芜湖、铜陵等地市的十几个县、市。松兹县首当其冲,肆虐的洪水以惊人的速度,向县城迅猛地倾倒!没过一天,距决口处尚有六十多公里的松兹县城,站在东门城墙坝上,一眼就能望见白浪滔天、排山倒海的汹猛水势,闻到惊天动地、咆哮如雷的洪水声。
“天灾突降何所惧 人间自有真情在” 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不仅淹没了松兹洲区〔沿江平原〕程营、汇口、洲头、坝头、复兴、套口全部乡村的十几万亩土地,而且还淹没了沿湖〔河〕地区的九姑、千岭、毛坝、许岭、碎石、东洪、求雨、下仑、程岭、高岭、长铺、马圹、五里、六虹、佐坝、王岭、洪岭、韩文、城关等全县八区十八乡的大片良田。古老的松兹县城除北门火神庙以上,小东门天主堂以上的高处未淹外,其余全部被洪水淹没。城外东西南三面一片汪洋。城内洪水遍齐腰深,最深的是儒学堂、钦圣门和老厅口等地势较低的地带,被淹没达一米以上。全县受灾面积多达45万亩,受灾人口达60%左右。沿湖河汊大部份低洼的水田,被洪水浸泡长达几月之久后,直到十月下旬才缓慢退尽。时值棉花发叉结桃、水稻抽穗含浆、瓜果开花打辣〔结果〕的生长季节,一场洪水将变得颗粒无收。面对如此惨重的灾情,新生的革命政权并没有向天灾屈服,首先抓的是救人、赈灾和确保稳定。在县城报警枪响之后,部队、民兵和党政领导干部们一面组织群众迅速转移撤离,跟进安排灾民生活;一面加强城内放哨巡逻,确保商铺、住宅安全。水势稳定之后,群众陆续返城,部队和工作队又撑着木筏、竹排挨家挨户上门送水、送干粮,了解灾情。医疗队更是一天无数次清理城内水面飘浮的垃圾、死禽、死鼠、粪便,逐户防疫消毒,确保大灾之年不发疫情。
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我举家正租住在被洪水淹没得最深的松城大东门儒学堂旁的陈四爷家。当报警枪响之后,母亲拖着我们弟兄四个,无法出城躲避。在一阵紧一阵的锣声催促下吓得赶紧爬上临街的小木楼躲避。从此,丈二见方的小木楼就成了我们一家躲避洪水的临时避难场所。此时,身兼民东街长、城关中西医联合诊所所长、县城消防大队长数职的父亲,早已在外忙着抓防疫、治病、救灾,整日里难见人影。母亲带着我们四个分别才十三岁、七岁、四岁、两岁的大小萝卜头们,娘儿五个吃、喝、拉、撒全都在小木楼上,母亲她一日到黑,来回不停的楼上楼下不停奔忙,真的是难为她了。天气渐渐变得闷热起来,再加之蚊虫叮咬、蛇虫蚂蚁横行,四周一派臭气熏天,小阁楼简直没法待下去。饿了,我们吃几口炒米粉;渴了,喝口把贵得似油的凉开水,弟兄几人一个个肚子结的拉不下屎来,嘴巴更是唇干舌燥,真奈是度日如年。一天中午,母亲卷起裤脚,想去到楼下厨房里搞点热的给我们几个吃,十几岁的哥哥也实在耐不住了寂寞,就偷偷跑到隔壁邻居家玩去了。快近七岁的我和两个弟弟坐在小阁楼地舖上闲得无聊,就饶有兴趣地对唱起松兹民谣来:
“张打铁、李打铁、打一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企〔去〕家打夜铁。夜铁打到正月正,我要企〔去〕家玩花灯,花灯玩到清明后,我要企〔去〕家种黄豆。黄豆开花、绿豆芽,哥锄草、妹送茶,妹呀妹你莫哭,我把你寻个好婆家。堂厅梳头婆捡碗,房里梳头郞插花,左一插、右一插,中间插朵牡丹花,牡丹花花上一对蛾,一间飞到二郎河。二郎河的姊妹多,不做松伙〔亊情〕板〔专〕唱歌。坐到的唱,嘴又干,企〔站〕到的唱,脚又酸,倒一碗茶,茶又涩,倒一碗酒、酒又酸,倒一碗开水泡心肝。……”
唱着、唱着,兄弟几个唱累了就倒在地舖上慢慢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得周围一声声叽叽咕咕的叫声。我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突然发现许多条水蛇,瞪着大大的蓝眼睛望着我们,吓得我浑身直冒冷汗!我一骨碌爬起来,一边护着两个弟弟,一边顺手拿起身后的枕头不停地挥舞着,试图去赶跑水蛇。谁知它们丝毫不怕,竟昂头直立,嘴里还吐着血红血红的火焰。我和弟弟们都惊恐得大哭大叫了起来。幸亏抢险救灾队的解放军和工作队员们正挨家挨户送水、送干粮上门来得及时,这才得以迅速驱散了水蛇,使我兄弟仨逢凶化吉,有惊无险。是亲人解放军又一次救了我这苦娃的性命。
一直躲避生活在各家各户小楼上的灾民们,实在憋不住闭塞和寂寞,眼看着渐退的洪水,就纷纷用自家的大木盆、木门板当船,用竹竿撑着外出透风散心。邻居们也相互串串门,打听外面的消息。这样慢慢地人工自制小木筏多起来了,相互的物质交易也逐渐在木筏上进行,城郊的农民们也乘机走亲访友,上街卖蔬菜、瓜果。有的还把刚才含浆的稻谷割下来磨粉做成粑粑,上街来送给亲朋好友或兑换点油盐。一时间,昔日的大街上反到成了热闹非凡、穿梭不息的水上闹市。人们也渐渐被这种亲情淡忘了大灾之年的烦恼和痛苦。
有一天,不知是谁撑着木筏在大街上高喊:“快去看啰!黎秧桥坝四川来了许多三笃杆的大船,政府从四川运大米来啦!”一时间,满街的男女老少有的撑排、有的划木盆、有的来不及就淌着齐大腿的洪水往东门城外黎秧桥坝跑。我也非吵着跟大哥坐在隔壁凤楼大伯家的大木排上,去东门城外看热闹。此时,东门城墙坝上下、里外,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人群。只见十来艘三笃杆的大木船,一字排开停靠在黎秧桥大坝边,满船装载着从四川运来的大米、土豆,一大批的解放军和民兵们正忙着在卸船。在场的一个个受灾群众眼望着白花花的四川大米,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高呼“解放军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时,不知是谁人又高喊,我们去慰问亲人解放军去啰!一刹时,木盆、木筏、竹排都争先恐后地朝小东门部队驻地划去。沿途自发的加入的男女老少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高举《军民一家亲,人间有真情》的红色标语,抬着满筐的瓜果酒肉,向部队临时驻地涌去。一曲《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英雄赞歌,唱响在大灾之年、洪水淹没的松兹城上空!
如今松兹的老百姓总是高兴地唱着新编的民谣:
洲上洲上,面对大江,
自从解放,日子安康
就是破坝,也不逃荒。
大米白面,政府送上。
生产自救,喜气洋洋!
大灾之年,痛定思痛的松兹人民吃着赈灾粮,没忘共产党。在洪水刚退、生活尚未稳定、满目一片狼藉之时,全县十万民工就纷纷开赴江堤,打响了一场灾后恢复重建、抢播抢种、挑堤垒坝,兴修水利的人民战争。全党动员、全民参战,男女老少,踊跃上阵。从县城通往长江大堤的各条水路、陆路,千军竟发、彩旗招展,歌声飞扬。平板车、花车、〔木质独轮车〕马车、牛车争先恐后;铁姑娘队、青年突击队、民兵尖刀排,红旗烈烈,士气高昂!一路上奔赴江堤的民工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犹如当年百万雄师抢渡长江。
在松兹境内,横跨东西六十多公里长的长江同马大堤上,十万兴修江堤的大军全线铺开,不畏酷暑,脚踩齐腿肚子的烂泥、肩挑满筐的黒土、手推沉重的独轮车、背拉千斤重的平板车一步一步,沿着45度斜坡、百来米斜长的江堤大坝,往大坝顶端运土。一天少则要来回跑几十趟,就是几十公里;多则要跑百把趟,那就是百把公里。部队和民工们不分昼夜、来回挑土垒坝不停,混身泥浆、汗水湿透夹背;满手血泡、血肉相连;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融融!为的就是再不受天灾摆布,为的就是再不受洪水欺凌!要抢在来年长江大汛之前,加高加固好被洪水冲刷过的同马大堤,确保长江中下游几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志们那、嘿呵!嘿呵!
加油干那、嘿呵!嘿呵!
不怕苦呀、嘿呵!嘿呵!
快打夯那、嘿呵!嘿呵!
不怕累呀、嘿呵!嘿呵!
治水患那、嘿呵!嘿呵!
军和民呀、嘿呵!嘿呵!
同心干那、嘿呵!嘿呵!
多流汗呀、嘿呵!嘿呵!
保江山那!嘿呵!嘿呵!
听,东边解放军和民兵尖刀连打夯队的号子声,一起一落,响彻云霄;夯绳上下起舞,如草龙飞翻;夯石咚咚作响,似闷雷千钧!
突击队那么喝嗨,
赶快拉那么喝嗨!
加高大坝防洪水呀,
唆唆啰啰来,
保家园那么喝嗨!
铁姑娘队那么喝嗨,
加紧追那么喝嗨
多挑快跑垒大坝呀,
唆唆啰啰来,
加油干那么喝嗨!
看,西边铁姑娘队和青年突击队正在开展运土竞赛,你追我赶,热火朝天;歌声你唱我和,激情高涨!
一到晚上,百里长堤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刚刚换班上堤的民工们,激情高涨,工地上更是热火朝天。从远处眺望,犹如一条火龙上下左右翻飞,充分展现出了新中国军民团结改天换地的昂扬斗志!
“六月天兵,鏖战同马征腐恶。十万军民,同心定把蛟龙缚”。
此处为1954年我家躲避洪水租住的陈正兴家,也是1950年首届城关区卫生所刚成立时的旧址〔照片选自城关医院院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