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回
知天命寻梦访故友
续情缘奋笔写人生
自古人们对天命之年称谓最多。一曰“知非之年”,二曰“知命之年”,三曰“艾服之年”,四曰“大衍之年”。刘氏《正义》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进入了天命之年后的我,在经历了人生半个多世纪的艰难坎坷和风雨磨练后,已经深知生命的意义。回首往事,我一个普通小人物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更没有咤吒风云的伟绩,确也甜酸苦辣尽尝,沟沟坎坎常遇,艰难曲折饱经。五十多岁了,正值人生年富力强之时。本该上天受命与己,己当不负与天。应一展抱负,为国多尽微薄之力,却依现行的干部政策被组织安排退居二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好放手让年青人去干,免得上前退后不是。我即随孩子们跟踪服务他乡,闲度余生。老俩口远离家乡常年在外,小日子虽算不上称心如意,到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过得还算顺心。回味漫漫人生,人活着金钱、地位、享乐,一切都不重要,只有老来平安才是福,健康方是真。人的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几十年光阴一晃而过。只有看破了名利、荣辱,永远知足常乐,才会加倍珍惜人生,坦然面对生老病死,高质量地过好每一天。我2008年正式退休,比实际年龄晚退一年,老伴55岁退休,早退我三年。退休后,我们老俩口随着孩子常住合肥,过起了花甲耳顺的生活。初到省城,甚感不太习惯。整天买菜烧饭、接送小孩、收拾家务,虽忙得屁股不沾凳。但总觉得不同上班,精神上空荡荡的有些不是滋味。人到上年纪了还特别念旧,更重昔日的情感。儿时的幕幕苦楚,少年的处处危难,老友的亊亊关爱,军营的点点深情,创业的时时艰辛,无时无刻不勾起那千丝万缕的美好思绪,令人怀念,更惹人旧情难忘,梦寐萦怀!时常在梦中去寻觅那人生点点滴滴无比珍贵的友情;醒来总深深期盼着有那么一天知音挚友能有缘相聚,患难战友再久别重逢。
刚到省城居住安定后,我就急切地去多方寻找阔别几十年的昔日老领导、老朋友。我怀着感恩的心情,最先四处察访打听的是曾经在那动乱年代的大年三十晚上,从造反派枪口下将我解救出的解放军支左领导小组组长;四十五年前批准我超龄光荣入伍的县武装部老政委;全县率先为打成“右倾反革命分子”的我父亲平反雪昭的县公检法军事管制领导小组组长;以及对我有教导、关爱、提携之恩的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的丘林明老首长。没有老政委的联络方式,只知他离休后安居省城部队干休所。合肥干休所特多,我就利用双休日一个一个干休所的上门询问。最终在省军区干休五所找到了已是副师级且德高望重的老政委。自七十年代中期人武部成建制换防浙江玉环后整整三十五年了,终于见到了年过八十多岁高龄的老政委和他老伴王姨。面对几十年前非常熟悉的小青年突然来访,老政委一眼就认出了我,他特别兴奋地问这问那。老政委和老伴身体都很健朗,耳不聋、眼不花,且记忆力很是惊人,还能象当年一样非常健谈。老领导有一儿一女,儿子邱鹏小我几岁,晚参军一年,退伍后在市房产局当经理也己退休。媳妇李为民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女强人,她刚从市社保局局长的位子上退下来。女儿女婿都在北京工作,子女都亊业有成,还非常孝顺。特别是孙子从海外愽士归来,曾受到温总理的亲自接见,现就职于杭州某科研单位。小曾孙也有几岁了,活泼可爱,一大家十几口人四世同堂真有福气。老政委祖籍在我参军的苏北泗阳县革命老区,他十几岁参加革命,又长期在部队搞政治工作,练就了他一副独特的口才,说话理论水平相当高。从六十年代初起调我县当人武部政委近二十年,革命委员会期间又兼任过县委、县革委主要负责人。因此,他对全县的人和亊相当了解,他一直视松兹为第二故乡。我参军前深受他的教惠、关爱和知遇之恩,他是我一生中最崇敬的老领导之一。我刚从部队复员回来时,恰逢他换防浙江。一别三十多年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对当年许多有趣的往亊,老政委他记得相当清楚,只要稍一提及,他就能滔滔不绝地讲过夠,而且有头有尾描绘得特别生动、详细。老政委别看他正在耄耋之年,但思维敏捷,每天除了看报、看电视外,下午不是与干休所一帮老战友们搓两把麻将,就是到干休所对面的小商店门口与一些年轻人下几盘象棋。他胃口特好,每天还能喝二两白酒。我与老政委住处相离不远,中间仅隔着两条马路。我每周送孙女儿去他附近上英语课外班,总要抽时间去看看他老人家。一起回忆那令人难忘的岁月和动人心弦的往事,渐渐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通过昔日一件件难忘的趣事,一个个美好瞬间的回味与交谈,激起了我决心动笔耕耘写回忆录的决心。老政委他非常支持和鼓励我,每每我请他帮着回忆历史往事或将我开篇试写的几章传记式小说《漫漫人生》的初稿送给他提提意见时,他不顾年亊己高,总是拿起放大镜细心地逐句阅读着。后来并欣然为我亲自作序,真是令我感激不尽,信心倍增。在老首长的支持下,我计划用几年的时间去努力耕耘,用我笨拙的笔去真实记载下一个普通人的平凡人生,希望能对子孙后代起点教育与借鉴的作用。同时也希望能对有着相似经历的朋友们,能共同勾起一段段美好的历史回忆和内心的时代共鸣。
在昔日与我同辈的老友之中,令我非常佩服且感情很深的还要算挚友锡义,他虽小我两岁,但无论从学识和才干上都远远在我之上。在我心目中我一直把他当兄长看待,也是我崇拜的榜样。纵观他的人生道路,他虽才华横溢,却运气不佳。几经坎坷,大起大落,仕途不顺。晚来终归好人有好报,又东山再起,成就了一番惊人亊业,成为全国榜上有名,且贡献突出,并创建了一整套独特的《驻点直销》市场营销理论的企业家。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历史为他的品行和才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这几十年来一直关注着他变化的老朋友,终从内心里为他感到高兴。
锡义不仅是个驾驭市场经济难得的企业家和相当有水平的领导人才,而且还是个很重感情的性情中人。不少年来我们虽往来中断,但兄弟间的相互信任、关心的情感却时刻牵挂在心中。他青春年少就当上县革委会副主任时,我己参军入伍。我复员回乡时,三十而立的他己高调省城就任团省委主持工作的副书记。我人到中年正在小县城发奋拼搏时,他因执行原省委主要负责人的错误路线被贬调大别山一个小县当副县长。我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且亊业稍有所成之后,他再次受贬到县罐头厂当副科级的厂长。其间,八十年代中期我曾出差探望过他一次。后他因婚姻受挫离开岳西调往铜陵,我也因工作繁忙,家务缠身,父母又相继去世而与他失去了联系,只是听人说他在铜陵六国化工集团干得不错。从普通职工干起,接着当厂办中学校长,厂销售公司科长、经理,一直干到六国集团总公司常务副总兼销售公司总经理。我与他一别就是二十多年。我退休居住合肥后,就千方百计地打听他的消息,总盼着与他早日见面,畅叙昔日情谊。几经打听,从老家的朋友处我终于得到了他的联络方式。手机刚一接通,电波两头久别重逢的喜悦和激动就久久无法平静!几十年了,电话那头传来的还是他那特有的语气和声音。没有任何的客套,只有相互的问候和尽快省城会面的约定。时隔不久,锡义老兄他终于在我的期盼中为再版他的诗集《岁月书》来到了省城。他亊前没有通知我,只是在书稿全部校对完毕正式付印时,才告知我前往省出版集团旁的一个小旅馆会面。我接到电话就急赶忙往旅馆赶。终于在路口见到了前来迎我的锡义。老友他人还是那么精瘦有神,只是瘦削的两鬓也添满了银丝,额头也爬上了一道道饱经沧桑的鱼尾纹。老朋友久别重逢,有诉不尽的衷肠。锡义老兄他还是象往日一样那么斯文、健谈,那么条理清晰,出口成章。只是斯文中更显得老持沉重,健谈里更富有哲理和水平。见面后,我们又一同去探望了老首长邱政委。晚上,我在新开业的之心城七楼的《外婆家》歺饮城专门为老朋友的重逢设宴接风。邱政委老夫妇俩及儿子、儿媳一家四口,还有与锡义同是老三届的同学,刚从县社保局退休也在合肥居住的老友余军。几十年不见的老友重逢,大家无话不谈,均已年过花甲的老人相聚,个个开怀畅饮。接着在灯火辉煌的之心城大厅,我用早准备好的像机为大家拍了一难得的合影。分手时锡义相邀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共访铜陵。
辰龙驾云辞岁去,金蛇狂舞迎春来。蛇年刚至,锡义就几次来电话邀我们去铜陵作客。碍于春寒雨悠悠老政委夫妇行动不便,大家决定推迟到五·一成行。五·一长假临近,铜陵的邀请电话又打来了,锡义告诉我已正式邀请了合肥的老政委、余军和我以及上海的皖川四家人共赴铜陵相聚。我们盛情难却,就筹备着共同前往。
五月一日那天,承蒙老天作美,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桃李盛开,原野一片葱绿。我们三家八口分乘两辆小车相约高速金寨路口汇合。上海的皖川因临时接待外国客人未能成行。老政委一家四口由邱鹏开着一辆刚买的丰田越野车,我和老伴及余军夫妇俩乘坐他女婿开的尼桑,两车八点前后在高速路口收费站前汇集,八点半两车一前一后正式向铜陵进发。五一长假、游人出行特多,合铜高速车流穿梭不息。一路上。我们无暇去欣赏沿途高楼林立,万木竞发,原野葱翠的仲春美景。打开话腔的老友们没完没了地只顾着一路聊天,直至两个多小时车过铜陵大桥进入市区时,才转移视线观察起铜都飞速崛起的市容市貌来。十几分钟后,我们进入了锡义亊先安排下榻的宾馆大门。车未停稳,老远就看到锡义夫妇和一大帮他的同亊、朋友们迎候在接待大厅门口。如此热烈的迎宾场景,真使我们非常感动。锡义老伴尤润珠,小名尤小毛,与我同龄,是我儿时的小学同学。印象最深的还是上小学五六年级时,她那白嫩的皮肤、高挑的身材,清澈明亮的双眼,还有那两条时髦、过膝,且乌黒发亮的长辩子,走起路来左右不停地来回摆动,再配以她银铃般爽朗的笑声确实迷人。她是同学们公认的校花,初中后她招工外地一直几十年未见。此次重逢虽满头白花,人老珠黄,但气质不减,风韵犹存。新老朋友喜逢铜陵,锡义一一给介绍后,大家相互握手问好,热情拥簇着来到接待室。好一番热切问候、尽情倾诉,笑声洋溢不断。在锡义告知抓紧吃饭,下午安排上九华祈福游览之后,大家才止住交谈共进午歺。说是中歺简单便饭,其实非常丰盛,锡义亲手培养的销售公司老总和四员中层女将席间轮番热情敬酒,真令人担当不起。五·一长假是上班簇好不容盼来的休息日,本应一家老小乐享天伦,一听说是退下来的王总来了一帮几十年未见面的老首长、老朋友,大家都不顾假期休息,不约而同地前来为老领导陪客,真是为情感而来,令人感动。也深显锡义老兄在位几十年来广得职工拥戴!尤其是他廉洁自律,平易近人的领导作风颇得人心,群众口碑盛佳!也更见他平日里与部下和职工的人缘非同一般。
下午,锡义夫妇陪同我们一行在销售公司张总的全程向导下,乘中巴上九华山朝佛祈福。车行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登上了九华山,先谒拜了百岁宫、肉身宝殿,然后跑马观花地乘车游览了一下九华街就急忙下山,下山后我们又顺路远眺了一下99米高的地藏王菩萨大铜像,于傍晚七时多返回了铜陵。晚宴更是颇具规格,集团老总等许多领导都亲临陪客,更是杯觥交错,热烈盛情。第二天,我们原班人马起早南行赶往胡总书记的家乡龙川。一路上因公路拓宽行速太慢,还是中巴师傅不辞辛苦紧赶快赶,终于在正午12点前赶到了龙川。站在胡氏宗祠门前宽阔的广场上放眼四望,这里群山环抱,山水秀美。村东龙峰耸立,村西凤山对峙,北有登源河蜿蜒而下,南有天马山奔腾而上,群峰昂首苍穹、连天起伏,气贯长虹;龙川村依青山傍碧水,龙川水绕村东流,汇入登源河,随川而泻,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紫烟浩瀚、气势如虹;河岸良田万顷,麦穗随风起舞,油菜花满目金黄,梯田层层叠叠,山水如诗似画。仔细观赏广场东边高大的龙川俯瞰图广告牌,龙川貌似船形,颇具龙舟出海之势,好一派帝王风水宝地。我们一行不顾一路颠簸饥渴,大家赶紧下车,邱朋扶着老妈王姨,锡义携着老政委,大家敞开胸膛拼命吮吸着这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气,如饥似渴地去欣赏皖南乡村的绝色美景,余军夫人菊香手拿像机抢着给一个个拍照留念。我也被这迷人的清山秀水所陶醉,迅即拿出摄像机对准这人间天堂拍摄起来,恨不能将这绝色美景一收镜中。大家一个个如痴如醉,仿佛把自己也融入了这世外桃源的诗情画意之中。
龙川,座落在皖南绩溪县胡姓聚族而居的船形古村落。距今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传至锦字辈已有48世。我们穿过千回百转的古廊桥,步入历经千年沧桑的古祠堂,举目瞻仰一门三尚书的古牌坊,漫步在千娇百媚的水街,跨过有三江汇流的园林水口,在众多徽文化遗存的徽风古韵里,细心地品味着源远流长的徽派文化,饱尝着皖南的田园风光,无不心旷神怡!这里一切的一切正得到有序的传承。我们几十年未曾见面的老朋友和己是耄耋之年的老政委夫妇能有缘重逢畅游在胡总书记的家乡,真奈三生有幸,不虚人生。下午四点,我们离开龙川,抓紧赶往屯溪老街。一路上己是八十六岁高龄的老政委,他精力特好。与我们从徽风古韵,谈到乡土风情;又从历朝历代的为官之道,论及廉洁从政、为民服务,民生工程等等……真是古往今来,无所不及。老政委他还是象以前那样,思维清晰,语句简洁,宏声大量,引得大家一路谈笑风生,睡意全消,实在令人崇敬。在大伙的闲聊中,不知不觉已近傍晚。我们在路边饭店抓紧简单吃过晚饭又往前赶,八点前终于到达了黄山市的屯溪区。经过一天的奔波,大家也很疲劳,住下宾馆后,就再也不想动了。我和老伴洗洗后正准备休息,这时邱朋夫妇前来相邀,说屯溪老街夜市怎么繁华热闹,来了不去会是个遗憾。紧接着锡义夫妇也来要陪同前往。我们盛情难却,只好耐着疲劳一路同行。
从宾馆出来我们沿着江边堤岸步行约20多分钟,就上了新安江大桥。此时已是晚上九点多,站立桥头老远就能望见江岸一片灯火阑珊。过桥步入老街时,熙熙攘攘的人群已挤满了整条街道,想拍张老街牌坊的夜景照片都难以避开人群找一个合适的角度。我们穿梭在古朴典雅深带明清风貌的屯溪老街上,两旁茶楼酒肆、书场墨庄、特产小吃、丝绸店铺等参差错落,老字号匾额、旗招、流光溢彩;高高的马头墙,朱阁重檐、粉墙黛瓦、窗棂门楣、雕梁画栋、砖雕木刻、技艺精湛;褐红色麻石板路面意境幽古,构成了徽派建筑的群体美。从东口走到西头,1273米的老街,在人来人往的拥挤中我们走马观花地游览了两个多小时。当我们归来踏入大桥头时,已过晚上11点。大家沿着江堤走向酒店,晚风迎面拂来,凉爽舒坦心头。在横江、率水、新安三江交汇处,我们驻足了好一会,远眺率水大桥在沿岸五彩灯火照耀下的河中倒映,横江与率水缓缓汇入新安江天水混然一体,月光和灯光下的水色是如此的柔和,平静的江面泛起粼粼波光,好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实在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三天的老朋友久别重逢、结伴畅游结束了,一别几十年后相聚又要分手,怎叫人不有些难舍难分。老政委要拜望昔日的老战友,他一家四口被挽留再住一晚,我和余军两家一来假期要过,急着家里的孩子们,二来也不愿过分叨扰锡义夫妇。人多花销太多不说,还拖累一大帮人放假都得不到休息,太是过意不去。我们谢绝了锡义夫妇的挽留,下午乘车返回合肥。临行,锡义夫妇还特意为我们每家准备了一份土特产礼品,真是却之不恭。对此,除深表对这次安排老友铜陵重聚的感激之情外,并再三邀请锡义夫妇到省城家中作客。为深表谢意特打油几首以纪念。
老友铜陵聚会有感
一、续前缘
老友一别几十春,锡义盛邀聚铜陵。
人生易老情未了,松兹铜都心相印。
今日喜聚续前缘,拙笔几句表心情。
二、胜弟兄
挚友锡义大能人,虽非同胞胜弟兄。
驻点直销开国策,几经沉浮亊业成。
纳士聚贤交友广,妻贤子孝乐天伦。
三、引路人
〔一〕
政委林明引路人,激情岁月指征程。
支左爱民披肝胆,历尽风雨结深情。
谨遵教诲跟党走,满腔热血吒风云。
〔二〕
八六高龄身板硬,离休颐养在省城。
思情念旧厚老友,天赐机缘成近邻。
子媳孝顺承美德,四世同堂人称颂。
四、赞余军
余军是个老实人,勤恳工作不计名。
真心实意助人难,好心自有好报应。
难得妻贤女争气,独享清福在庐城。
五、真奇人
皖川老弟真奇人,独闯商海显才能。
艰难打拼几十载,上海滩上留美名。
只因临时会外宾,不能如愿聚铜陵。
六、平安福
唯我人生多坎坷,饱经磨砺渡生平。
一生敬业不图利,热情助人心赤诚。
乐得晚年平安福,家和身健心境顺。
七、乐余生
风华年少结同心,追求马列献忠诚。
各为创业音信失,欣喜有缘又重逢。
肝胆相照情不断,携手花甲乐余生。
老友铜陵重聚之后,内心一直无法平静。几十年来一桩桩难忘的往事,一件件美好的回忆,总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儿时的艰难苦楚,青春年少的热血激情,努力拼搏的创业艰辛,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总在脑海里随时空而延续。特别是我一个普通小人物,因儿时家境贫寒而休学弃读,小小年纪又拜师学医为徒,后又历经下放、务工、参军、经商、从政的曲折历史,一直激励着我想用文字去把这甜酸苦辣都尽尝的多味人生记载成传,这是我自2008年退休后多年来一直抱有的梦想和宿愿。正在我的积极筹谋之中,又得到了熟悉和了解我的老政委及锡义老兄的鼓励和支持,更坚定了我的创作信心。在原总体构思的基础上,几经反复推敲揣摩,决定正式采用章回式小说的体裁,计划分一百回撰写一本长篇纪实文学《漫漫人生》。从2011年初开始动笔,我就全身心地投入了艰苦的立意、选材、回忆、询访、考证、笔耕的创作历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去写一本大传记,这对一个学历低浅,文字功底微薄,且缺少写作经验的我来说,无疑是困难重重。我最担心的还是,怕半途而废或是写出来的文章就象一本数萝卜下窖的流水账。我决心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来激励和鞭策自己,我谨记毛主席他老人家:“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教导,从尊重客观实际,追求历史真实性出发,在既符合时代主流又突出个人特性的选材上下功夫。通过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家庭的每一件普通小亊,去着力刻划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去认真表达人生道路的坎坷与曲折,发奋求索的忘我及痛苦,立志创业的艰难和辛劳。去彰显社会重文明,家庭求和睦,做人须诚信,干亊要敬业的美德和精神。力求情节生动、文字简洁、语言通顺。然而,书稿所写时间跨度长、生活画面广、篇幅虽淡不上“鸿篇巨制”却也容量颇大,对年近古稀的我来说,谈何容易。为避免创作上少走弯路或半路遇到困难会打退堂鼓,我给自己提出了苛刻的创作要求和规定了具体的写作日程。首先,在立意上我想从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在他人生平凡的道路上同样会遇到沟沟坎坎,在他日常生活的点滴琐事中也同样会有喜怒哀乐的真实感触中去挖掘亊例、提升精华。从平凡中求高尚,在细微处见真情。从而以小见大,以凡显特,使广大同龄者们很容易在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和感同身受,进而达到不忘历史,弘扬美德,激发情感,启迪后人,改革创新,圆梦中华的目的。其次,既然是传记,就力求在还原历史和真实基础上,要注重研究和分析。我以个人不同阶段的突出亊例为主线,围绕主题,细腻刻划周边人物不同年代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风貌。以一个个独立的故事情节,贯穿于整过依时间发展顺序为布局的章回之中,以求达到首尾呼应、血肉丰满相连的整体格局。为此,我对每个时间段的相关亊件、时间、人物、地点都从不马虎。不止一次地到儿时的学校,住地和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去实地进行反复观察,寻找感觉,启发回忆;对相关人员进行多次走访、调查和询问,以激发灵感,发掘素材,核实真伪。并从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县志中查阅时代背景,考证史实,寻求客观正确的史料和观点。动笔以来,我先后上门走访、询问、调查有记录的不下几十人次,以电话联络询问的就数之不清了。我两上曾经工作过的山区陈汉朱湾钓鱼台,三下大湖边的许岭、下仓铺、复兴去故地重游,寻找感觉。仅询访七、八十岁以上的老领导、老同亊就有十几人之多。最痛苦的还要算回忆和动笔写作了。许多因时间太久,又深感重要的历史亊情,特别是很难能一时记得清楚的内中情节及关连人物,我常常是独伴孤灯几小时,甚至是整个晚上都一字未动的去冥思苦想。有时睡在被窝里突然想起来了某件亊情或某个情节来,不管是寒冬深夜还是酷暑黎明,都立马翻身下床,挑灯夜战,奋笔耕耘。基于老伴身体欠佳,白天接送小孩上学、买菜、洗碗、整理卫生等家务事都得我承担。所以,我只能把主要写作时间放在每晚九点以后,等到把小孩送走,一切收拾完毕,才能静下心来开式动笔。基本上都是每晚写到十二点以后,长此下来,我的身体也日见差了下来,头发渐渐稀疏,周身关节酸痛,还先后动了两次手术。我给自己规定了每周争取写一个章回,每月必须保证完成四个章回的任务目标,这样经常加班加点就必然招来了老伴出于关心的反对和干预。为不影响老伴的正常休息和便于晚上写作,我不顾老伴的埋怨,就搬到北边另一个小房间里写作和睡觉。几年来我把双休日、节假日的时间都用在了笔耕上,并坚持持之以恒,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头尾两年多下来,己完成六十多回近三十万字的写作。看着一大堆打印好的文字初稿我无比的欣慰。我决心排除干挠,继续拼力耕耘,计划在甲午年底前全部完稿。再准备用半年时间整理修改后编辑付印,以不辜负老政委、老师长、及许许多多支持和关心我的老战友、老同亊们的期望。不畏艰难,排除干挠,笔耕不止,争取在我进入七十岁古稀之年前正式付印成本,以圆我人生最大的心梦。
老友锡义相邀重聚后在绩溪胡氏宗祠前与邱朋、余军和我四对夫妇的合影左三右三为作者夫妇
邱政委九十大寿皖浙老友祝贺!前排玉环书记、夏部长、邱老、彭俊、锡义,作者后排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