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军人联盟论坛 http://jrlm81.com/bbs/
该军原为赖心辉所部四川边防军,前身为四川陆军第17镇第34协第68标,辛亥后改编为四川陆军第4师炮兵第4团,1919年扩编为四川陆军第21师,1922年扩编为四川边防军,1923年孙中山以赖心辉为讨贼联军第2军军长,川湘战争失败,仍改称四川边防军。1926年12月l日,该部所辖第4混成旅袁品文部、第10混成旅陈兰亭部在泸州打出革命旗帜,参加刘伯承领导的泸州起义,使赖部实力大力削弱。17日,赖心辉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第22军军长职,所部序列如下:
第22军,军长赖心辉,副军长张英
第1师,师长张英
第2师,师长李宏锟
第3师,师长范子英
第1混成旅,旅长黄毓英
第2混成旅,旅长何济民
第3混成旅,旅长甘泽震
1927年3月,22军参与制造了“三三一”惨案,4月,组织川内各军围攻泸州起义部队,最终起义各部突围,一部投刘湘,一部入黔投周西成,赖心辉一无所获。此时序列如下:
第22军,军长赖心辉,副军长张英、李宏锟,参谋长刘公侯
第1师,师长李宏锟
第2师,师长范子英
第3师,师长张英
独立第1师,师长周化成
独立第2师,师长陈兰成
1928年5月,22军参与下川东倒杨(森)之战,但为杨森部击溃,副军长兼师长李宏锟、军参谋长刘公侯均被俘。12月,22军又参与倒刘(刘湘、刘文辉)之战,被刘文辉部击败,部队损失惨重,溃退贵州,失去四川省内防地。1929年冬,22军回驻四川接近黔境的四县,收编了川、黔各系小部队,先后编成八师,序列如下:
第22军,军长赖心辉,副军长兼参谋长张英
第1师,师长马崑山(原师长李宏锟被俘)
第2师,师长张英(原第2师范子英部为刘湘收编)
第3师,师长杨铭
第4师,师长罗启疆(该师原为贵州东路保安司令部所辖部队)
第5师,师长向成杰(原第20军一部)
第6师,师长车鸣翼(原第25军教导师),不久投陈渠珍部
独立师,师长周燮卿(原川军汤子模部一旅),不久投陈渠珍部
教导师,师长李雅材(原第21军一部),不久投归刘湘
1930年5月,中原大战导致湘鄂空虚,南京政府调第22军出川移驻鄂西。6月,军长赖心辉免职,该军番号撤销。第1、第2、第3、第5师合编为新编第11师;第4师缩编为暂编第19旅。
新编第11师于1930年7月调驻武汉担任警备,下辖戴天明第31旅、向成杰第32旅、张英第33旅。8月赖心辉免师长职,张英接任。该师第32旅脱离建制,改称新编第7旅。1931年,新11师改称第59师,部队被陈诚强行缴械改编,张英被迫离职改任军事参议院参议(次年参与江西剿共身亡),师长易为陈时骥,隶属第18军。1933年3月进攻红军时被歼,以残部重建后于同年冬改为第99师,已与川军无关。1946年7月,该师在苏北被歼,重建后于解放前夕撤台,番号撤销。
暂编第19旅罗启疆部起初为第10军第30师第3团(原为该军教导第1团、军部独立团),军长王天培死后,该军第30师副师长罗启疆率部开至湖北,被白崇禧编为独立第2师,隶属第4集团军。1928年11月,独2师与第17军第3师、第36军第2师合编为第8师,仍隶第4集团军。次年1月,第8师改称第51师,罗部为该师第153旅。是年春罗启疆离开51师回黔,后召集旧部被毛光翔编为贵州东路保安司令部,1930年被22军收编。同年秋,暂19旅改称独立第34旅。抗战开始后奉命与日军在淞沪、苏皖一带激战,付出重大牺牲,部队缩编为一团,编入第90师,罗率少数官兵回后方重新招募兵员,于1938年春编成预备第13师,1938年8月与第13军补充旅合编为第82师,1941年底由第79军转隶第8军,1945年3月裁撤。
新编第7旅向成杰部起初为川军杨森部第3混成旅,1926年10月杨森部改称国民革命军第20军,向成杰部为该军第5师。1927年5月,杨森率部进攻武汉国民政府,攻占湖北仙桃镇,6月初被叶挺部击败,损失惨重,第5师被程潜第2军收编,后改编为第4集团军第21军,参与宁汉之战,攻湘南唐生智部,1928年8月,部队被湘军缴械编散,向回川在郭汝栋支持下重建部队,1929年秋被22军收编为第5师(下辖第1团王道国部、第2团寇逸群、第3团)。缩编为新编第7旅后,1930年李宗鉴升任旅长,1935年新7旅改称独立第35旅。1938年1月,独35旅扩编为第193师,不久缩编为一团(团长杨宗凯),编入第110师,后杨宗凯欲率部出走,事败枪决,12月重新编成的193师,已与川军无关。1947年2月,该师在莱芜战役中被歼。
赖心辉后任新编第11师师长、军事参议院参议,1933年回乡闲赋,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病逝于成都。
(二)、谭道源所部
该军前身为建国湘军。1925年6月,建国湘军参加讨伐杨希闵、刘震寰,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其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谭延闿任军长,下辖第4师张辉瓒部、第5师谭道源部、第6师戴岳部、教导师陈嘉佑部。
第2军成立后,第4、第6师在副军长鲁涤平、党代表李富春、参谋长岳森的带领下参加北伐。期间部队扩编,由第2军扩编出了第13军(不久改称第14军),军长陈嘉佑。
1928年10月,以第2军和独立第5师刘铏部合并缩编为第4集团军第5师,不久改称第18师,师长鲁涤平,后易张辉瓒,下辖第52旅戴岳部、第53旅王捷俊部、第54旅朱耀华部。中原大战后的序列如下:
第18师,师长张辉瓒,参谋长萧文铎
第52旅,旅长戴岳
第103团,团长李月峰
第104团,团长黄钟
第53旅,旅长王捷俊,副旅长洪汉杰
第105团,团长朱先志
第106团,团长陈詠初
第54旅,旅长朱耀华,副旅长周纬黄
第107团,团长易振湘
第108团,团长喻镜渊
补充团,团长鲁渭平
1928年12月,以原第14军和独立第1师李云杰部合并缩编为第4集团军第7师,不久改称第50师,师长谭道源,下辖第148旅成光耀部、第149旅李云杰部、第150旅罗寿颐部。1929年夏,第149旅改为独立第1旅,脱离第50师建制,重建后的149旅旅长为岳森。中原大战后的序列如下:
第50师,师长谭道源,副师长岳森,参谋长李家白
第148旅,旅长成光耀,副旅长彭璋
第295团,团长黄敬
第296团,团长彭诗圭
第149旅,旅长岳森,副旅长朱刚纬
第297团,团长朱刚纬
第298团,团长周翰
第150旅,旅长罗寿颐,副旅长张启祚
第299团,团长文心水
第300团,团长文修信
1932年2月,以第18、第50师合编为第22军,序列如下:
第22军,军长谭道源
第18师,师长鲁涤平兼,该师在1930年底被红军歼灭,师长张辉瓒被俘后处决,战后又加以补充重建,1931年9月鲁辞师长职,朱耀华继任
第53旅,旅长易振湘
第54旅,旅长喻镜渊
第50师,师长岳森
第148旅,旅长彭璋
第149旅,旅长朱刚纬
22军编成后,隶属赣粤闽湘鄂“剿匪”西路军,参加“剿共”诸役。1935年10月,第50师师长岳森升任副军长,副师长成光耀接任师长,第148旅旅长彭璋升任副师长,彭诗圭继任旅长;1936年11月,第53旅旅长易振湘任18师参谋长,黄钟接任旅长。至抗战爆发前夕,该军序列如下:
第22军,军长谭道源,副军长岳森,参谋长李家白
第18师,师长朱耀华,副师长萧文铎,参谋长易振湘
第53旅,旅长黄钟
第103团,团长唐值成
第104团,团长王俊武
第54旅,旅长喻镜渊
第107团,团长康文岳
第108团,团长汤池
第50师,师长成光耀,副师长彭璋,参谋长曾锡焘
第148旅,旅长彭诗圭
第295团,团长文德
第296团,团长李竹轩
第149旅,旅长朱刚纬
第297团,团长杨炼煊
第298团,团长李作雄
补充团,团长李邦藩
抗战军兴,第18师奉调赴淞沪参战,伤亡严重,朱耀华自戕殉国,李芳邨继任。1938年4月,参加徐州会战,此时军部仅率第50师入鲁南,战后退往皖北,此役副师长彭璋、第149旅副旅长杨炼煊于安徽宿县作战时殉国,军部副官长易宝钧被俘后在天津遇害。7月谭道源因病免职,该军番号撤销。第18师转隶第54军;第50师师长易为张琼,转隶第75军。
第18师先后隶属第18、第10军,淮海战役被歼。
第50师于1944年4月由54军转隶新6军,后改隶新1军,辽沈战役被歼。
1930年12月,第18师被歼后,第52旅旅长戴岳仅以身免,战后以18师残部组建独立第36旅,旅长戴岳,隶属第16军参加1932年至1934年对红军的第四、第五次“围剿”,1933年5月以独36旅和第23师补充团扩编为第46师,辖第136旅鲁渭平部、第137旅曹典江部,隶属赣粤闽湘鄂“剿匪”北路军第一军团进攻红军。1936年1月,戴岳升任第27军副军长,戴嗣夏接任师长。淞沪抗战中,该师损失惨重,于1938年1月撤销番号,余部分别编入第11、第61师。
谭道源卸任军长后历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安化行署主任,1946年8月在长沙病故。
(三)、高双成所部
国民革命军第22军,原系陕西地方部队,自成立以来长期驻守陕北榆林地区,后属陕军邓宝珊系统。1949年该军部队分别在榆林和绥远和平起义。
第22军,1938年7月由第86师为基干编成,军长高双成,直隶第2战区。1939年夏,新编第11旅由新1军改隶22军。
第86师:前身为陕北地方部队井岳秀的15军,1931年4月缩编为新编第4师,12月改称第86师,序列如下:
第86师,师长井岳秀,副师长李藩侯,参谋长马晋侯
第256旅,旅长高双成
第511团,团长左世允
第512团,团长张屏藩
第513团,团长程钟麟
第258旅,旅长刘滋庶
第514团,团长罗德新
第515团,团长姜占奎
第516团,团长张杰
骑兵团,团长种振国
炮兵营,营长井绍绪
迫击炮营,营长阎世英
辎重营,营长井华亭
补充营,营长杨衮
工兵连,连长宋懋诚
通信连,连长韩绍杰
新兵训练队,队长胡景通
手枪队,队长李笃祐
卫生队,队长张嵩山
修械所,所长王主静
1935年5月,井岳秀因手枪走火意外身亡,高双成继任师长,刘滋庶升任副师长,参谋长徐之佳,部队缩编为二旅(第256旅左世允、第258旅姜占奎)四团(第511团罗德新、第512团张杰、第515团高致凯、第516团张云衢),师部直辖两个团(暂编第1团张屏藩、暂编第2团张博学)、骑兵团(团长胡景通)、骑兵大队(大队长段宝珊)、炮兵营(营长阎广)、辎重营、工兵连、通信连、特务连。1937年10月,86师编入邓宝珊第21军团建制。1938年2月,日军扫荡山西保德,兵锋直指陕西府谷,左世允旅依靠黄河天险顽强抗击,日军遂退。7月,86师编入第22军建制,高双成升任军长兼任86师师长。
新编第11旅:前身为宁夏地方部队,旅长石英秀,1931年入甘,驻于静宁、会宁一带。12月,陕军孙蔚如部入甘驱吴,石率部投靠陕军,改编为新编第11旅。旅长石英秀。1935年新编第1军成立,新11旅编入新1军建制。后旅长易为刘宝堂,下辖两团:第1团,团长陈国宾;第2团,团长史钫城。1939年夏,新1军番号撤销,该旅编入第22军建制。
1938年冬,22军配合绥远傅作义部35军反攻包头,但战果不大。1939年夏,日军再犯陕境,仍为22军击退。1940年12月,22军改隶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1941年,骑兵第6师由骑兵第2军转隶该军,师长左世允。是时该军序列如下:
第22军,军长高双成,参谋长徐之佳
第86师,师长高双成,副师长张屏藩
第256团,团长高致凯
第257团,团长张云衢
第258团,团长罗德新
骑兵第6师,师长左世允,副师长胡景通。该师系由22军下属五个游击支队与86师骑兵团合编而成,原隶骑2军,1941年改隶22军
第16团,团长王伯谋
第17团,团长王永清
第18团,团长段宝珊
新11旅,旅长刘宝堂
暂编第1团,团长张博学
暂编第2团,团长高沛
9月,新11旅刘宝堂旅长因与察哈尔游击军第2支队司令张廷芝有隙,被其设计所杀,后由陈国宾接任旅长。10月,原参谋长徐之佳接任第86师师长,张之因接任参谋长。1943年左世允升任副军长,胡景通接任骑兵第6师师长。1944年高双成病逝,左世允升任军长,胡景通升任副军长,于建玙接任新11旅旅长。1945年10月,骑6师裁撤,新11旅改番号为新11师。是时序列如下:
第22军,军长左世允,副军长胡景通,参谋长张之因
第86师,师长徐之佳,副师长张云衢,参谋长张博学
第256团,团长李含芳
第257团,团长高凌云
第258团,团长杨仲璜
新编第11师,师长于建玙,副师长王伯谋
第1团,团长王永清
第2团,团长周效武
1947年8月,解放军一攻榆林。自6日晨战至12日晚,22军损失86师、新11师各一团,幸得整编36师钟松部星夜驰援,解放军解围而去。11月2日至16日,解放军二攻榆林,与22军发生激战,后宁夏马鸿逵部增援榆林,解放军歼敌一部后撤离。1948年9月,新11师调驻绥远,改编为第228师。是时22军序列如下:
第22军,军长左世允,副军长胡景通,参谋长张之因
第86师,师长高凌云
第256团,团长黄振威
第257团,团长高凌云
第258团,团长董正谊
第228师,师长杨仲璜,参谋长贾海峰,该师调驻绥远
第682团,团长王永清,系原新11师1团
第683团,团长石佩玖,系原新11师2团
第684团,团长段宝珊(未编成,为架子部队)
1949年6月,22军军部及86师于榆林起义。
不久,国民政府在包头又重建第22军,序列如下:
第22军,军长俞方皋,副军长胡景通
第86师,师长胡景通,该师系起义后重建
第256团,团长和协华,由军部山炮营扩编
第257团,团长段宝山,由军部骑兵团改编
第258团,团长高怀雄,由榆林自卫总队等部合编而成
第228师,师长杨仲璜
第682团,团长王永清
第683团,团长石佩玖
第684团,团长段宝珊
1949年9月19日,第22军参加北平和平改编。
左世允后任解放军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1960年8月在西安病逝。
俞方皋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民革甘肃省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1981年12月在兰州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