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军人联盟论坛 http://jrlm81.com/bbs/
给葛风子夜听歌的跟帖的回复,因为回帖篇幅较长所以另开新帖
说实话开始听新版的时候对改编后《卷珠帘》感到有些不尽人意,霍尊的演唱很明显的受到很大影响,在演唱改编的句子中声音线条不很连贯,这种情况一般是在不熟练不适应的情况下会发生 ,尽管他很努力。最重要的是霍尊那种空灵静谧,清新失去了而这是起初最打动导师和大家的地方。
但在观看新版的时,刘欢在前奏间奏以及配器上的设计仍然是充满感染力的 ,比如前奏起,音乐牵引着一种情绪如诉如泣,如果说霍尊的《卷珠帘》在安静中飘然而至,让人心在烟一般的空灵中徘徊,刘欢在前奏就点燃了人心头的那屡愁绪,很显然,霍尊和刘欢是两个不同的角色一个青春的少妇和一个成熟的女子,角色不同情感的色彩也就不同,同样是惆怅,一个是独上西楼,一个是千徊百转,设定好角色再去感受感觉就大不一样了,正因为霍尊清新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听众是不能接受这样的改变的,我以为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享受《卷珠帘》呢?
不可否认,刘欢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他充满热情的打造一个具有中国古典元素的古风古韵的《卷珠帘》的时候,他忽略了他面前的是早已让大众喜爱的悠悠漫卷珠帘,他的珠帘卷的厚重,破坏了大家心目中那种暖暖的悠悠的感受。
刘欢的《卷珠帘》除在文字上与曲调有些拗口外,我认为音乐是大气的丰富的,不管人们是否接受这种华丽,它是个完整的音乐线条。其中乐器的使用也很不错,萧的哀怨,琵琶的如诉,弦乐的悠扬,其中大鼓让人眼前一亮,琵琶声声诉沉沉鼓点声中我突然看见了,醉酒的贵妃,哀怨的唐婉悲情卓文君寻寻觅觅之李清照,还有击鼓的秦香莲,乐声鼓声厚重的揪人心。
很显然刘欢企图在歌曲上也有所升华,用变调提升主题,也很显然年轻 的霍尊在声音演唱技巧和风格上暂时还无法驾御。这样也好霍尊就是霍尊保持他空灵的,保持他一泽清池的清新,这是大家所喜爱的风格。
其实我非常喜欢霍尊的空灵和清新,他让我感觉到忧伤也是暖暖的悠悠的像花瓣轻轻的落下无声而美丽。只是在听新版时我也试图去感受刘欢带给我的故事和情愫。
刘欢“新九拍”原创大碟里还有歌曲“鸟人”“蒲公英在飞”和摇滚“午夜列车”民谣“画“我都很喜欢。
个人看法欢迎搬砖
回阿玳的帖子,每每很用心,因为我知道,在文艺这方面,她是专业,而我是山寨。生怕在她面前班门弄斧,出纰漏,露马脚。
当年,75师宣传队的‘红灯记’,阿玳主打的第六场‘痛说革命家史’,总是搏得满堂彩,究其原因,就是她声情并茂、声泪俱下的演唱,其水平,不亚于江苏省京剧团的专业演员 。
回乡后,一次偶然,听见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在播出‘前线歌舞团’阿玳演唱的‘一碗棒子面’,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因为那熟悉的鼓点声,那婉转的说唱声,仿佛阿玳就在眼前,因为‘一碗棒子面’是从‘故事会’里‘马师傅一心为病人’改编过来的,那曾经也有自己一份心血。
这些年,我的手风琴在坐冷板凳,五线谱也被弃之九霄云外,没有了在众人面前卖弄一下‘多瑙河之波’之类的兴致了。
前些日子,看电视的‘中国好声音’,昨天又看见阿玳的‘子夜听歌’,才写了两句,总觉得原唱‘卷珠帘’被改以后,就像怨女闺情被改成悍妇撒泼,那空灵清纯,触动心的深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了。而,看了阿玳的评论,自己仿佛又学得了许多。
对刘欢的改编,不敢妄加评论,而,与阿玳的讨论,是可以无所不谈的。
阿玳和葛风讨论的太专业,我等没有参与的份。
记得有句话:音乐不分好坏,全凭个人的感受。《卷珠帘》的词曲很古典,很文艺;霍尊很清新,很儒雅;他的市场价值也很值得期待。
再说两句——
当今乐坛,歌手多于原创,一首好歌,能使好几位歌手一夜走红,好像一女几嫁,一夫多妻。而原创者却往往默默无闻。‘难忘今宵’久唱不衰,大家都知道李谷一,却很少有人知道作词曲的乔羽和王酩了。
所以,当务之急,‘中国好声音’缺少的不是歌手,而是词曲原创,词曲作者,特别是词作者,一首好词,能给作曲者带来灵感,这就是‘卷珠帘’为什么有人这么感兴趣的原由。
同感!
本人:看热闹。
也想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