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三天,我方在板门店附近的一间很大的板房内举行了记者招待会。
房子里很宽敞,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新闻记者们,我方工作人员首先介绍推出了年青英俊的连长赵志立:“记者先生们,朋友们,你们已经看到了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年青的志愿军指挥员。他就是今年春天在华川湖288.4高地上指挥一个连打败了美军陆战一师三团进攻的志愿军连长赵志立。”
话音未落,不同皮肤、不同国籍的新闻记者,把眼光一齐投向了赵志立身上,许多照相机举起,一齐按动快门,闪光灯一片,赵志立不太习惯剌眼的闪光灯,不由得眯起眼来,这表情却让人感到从容微笑,一种大将风度,记者们无不瞻目:刚从战场销烟中走来,带着对敌作战的自信,风尘仆仆,大获全胜的中国军队指挥员,竟然这么年轻,中等身材,英俊的面孔,整洁的军容,标准的军人姿态。无不惊讶,无不新奇,几位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的女记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声!她们完全没有想到,中国军队中竟有如此儒雅的基层指挥官。
中方工作人员继续说:“诸位,有什么问题可以提,赵连长当场回答。时间1至1个半小时。”
站如松、坐如钟的赵志立,有生以来第一次面临这种场面,一张张表情各异的异国脸孔,一个个黑色的摄影镜头包围着他,接受这么多外国记者采访,回答千奇百怪的问题,说实话,说不紧张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心儿不由自主地跳得很快,表情和说话也不大自然,就连双腿都在颤动,但他脑子反映极快,面对美军陆战一师三团呈集团般的进攻,他连眼皮没有眨一下,怎么会面对记者而胆怯呢?难道记者比端枪的敌人更可怕吗?想到此,他很快镇静下来了。
“赵先生,你今年多大了?像你这样优秀的指挥官起码是个营长,不会只是个连长吧?”第一个站起来的白人记者,操着不太标准的中国话,居然如此这般挑逗地提问。
“我今年22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中一个步兵连长。我率领连队同美军陆战一师三团作战的那一天正好是我22岁的生日……”
赵志立说到这里,被会场上的各国记者一片惊叹声所打断,记者们纷纷议论起来:“真有意思!在生日打了一场如此残酷的战斗,简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赵连长是用胜利为生日庆贺吗?”
“我不明白,你分明稚气未脱,怎么会是连长呢?是不是打了胜仗刚刚被提拔?”
赵志立一字一顿地回答说。“在我们中国军队里,我还算不上最优秀的指挥员,像我这样的年龄的指挥员,有一大批,我不是营长,但我希望有一天凭战功,带一个营打仗,我很想尝试,打更大的漂亮歼灭仗,我想,只要我的敌人不接受和平,这种机会我还是会有的。”
一名东欧记者最想弄清赵志立的身份,问道:“赵先生,你很会说话,很有外交天赋,你到底是不是当时的连指挥官呢?能不能介绍当时的战斗经过?”
“记者先生们,我现在所说的都是我亲身经历,是用事实在和你们说话,我是最有资格的见证人,因为我指挥自己一个连的战友们,在天上有美军飞机轰炸、地面遭受史无前例的大炮轰击,一片火海,寸草不生的山头上,坚守阵地4天4夜,打退美军陆战队从一个排到一个营的十几次疯狂进攻,歼敌480多人,这次我带来一件美国军官大衣,就是我们在这次战斗中的战利品。请记者先生们看看吧!”赵志立倒不激动,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因为他心中有那些朝夕相处的战友,有把生命和鲜血留在288.4高地的烈士们相陪,面对记者的问题,侃侃而谈,显得十分从容。
记者们伸长脖子,望着赵志立手里的那件大衣,招待会的气氛严肃而平静。
“NO!NO!赵先生,你不是连长,你一定是营长,而且是加强营的营长。否则,你们怎么能够阻止美国陆战一师的多次进攻呢?不可能!这不可能!”一名记者以十分肯定的语气,挑衅般地说,十分剌耳,令在场的记者们无不回头,这就是报道美军在华川湖战斗失利消息,提出要在板门店谈判会场亲眼看一看胜利者赵志立的美联社记者,此人对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感到不可理解,面对赵志立出示的战利品,他装模作样、摇头晃脑地嗷嗷叫喊,表现出狂妄的战争热情。
“各位记者先生,如果有人还不相信的话,那就请听我介绍一下288.4高地的地形地貌吧。”赵志产面对挑战,沉着应战,带有嘲讽地微笑,不慌不忙地说:“它位于鹰峰山以北两公里,东靠华川湖,西为北汉江,北有大水坝,南有春川至华川的一条公路。这里地段狭窄、崎岖、险要,高地正面不足500平方米。只要稍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兵力部署——这里只能容得下一个连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摆开一个营,更谈不上什么加强营,如果不想全部死在美国人的炮火下,无论是谁都不会在阵地放一个营。既然这位记者先生一口咬定我们是一个营,我不妨就把上司的兵力部署讲给你们听听:一连在九万里288.4高地,也就是我率带的这个连,二连在沙天洞436.1高地,三连在我边左后方,作为营指预备队,这是明明白白,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谁也否认不了,谁也改变不了。”赵志立言之有理,有条有理地全面介绍作战经过,美军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轰炸,什么时候被打退等,说得明明白白,看见记者们迅速地记录,有的两手一摊,有的耸耸肩,做出各种无可奈何的样子。不由得会心一笑,显然,历史的真相,雄辩的事实,让绝大多数记者们信服了。
一位英国记者忍不住情绪激动,发出了心服口服的赞叹:“尊敬的赵先生,今天有幸听了你刚才一番精彩的答记者问,使我想起了历史上英国人和西班人在直布罗陀海峡争夺的欧洲半岛。你指挥的288.4高地战斗,比起当年的直布罗陀战争的作用毫不逊色啊!你是东方直布罗陀战斗的胜利者!”
还有记者举起手要提问,主持记者招待会的我方人员摆着手宣布:“时间到了,不回答了。请诸位回去听国际新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