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04-16 22:51来源:宿松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作者:廖理南
飞花溅玉风光美,山水相映景色新。杨卫东摄/廖理南文
奇石异草堪有幸,玉汁琼浆哺众生。杨卫东摄/廖理南文
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其父王益于安石少年时期在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任通判。这种家世,使得王安石二十岁以前能够随父宦游,到过南北很多地方。庆历二年[1042年]他中进士。这之后,他先后担任过准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以及江南东路提点刑狱等职。至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他被神宗任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三年十二月又直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在历史上,王安石是一个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又以散文的成就,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也多精彩,是一个文学家。就是这样一个位显权重、学富五车的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又是怎样与宿松九井沟联系到了一起呢?原来,事情是这样:
九井沟座落在宿松县西北边缘的西源境内。其溪水发源于西源与趾凤交界的天柱峰上。这里山青、境幽、水碧、瀑泻、岩险、崖峭、潭多、井肖,形成天下罕见的自然景观。在近三十华里的巨体山石板块上,一沟溪水顺山而下。由于飞流瀑布经年不息的长期冲撞,自然开凿出了九口深水潭——也即人们所谓之的九井。在九井之一的三井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唐朝贞观年间,西源地区连续三年大旱,田地干裂、溪河断流、草木枯死、庄稼绝收。人们纷纷弃家出走,一时间,该地区几近断了人烟。眼见此情此景,住在本地龙王庙附近的周氏惠泽、惠俊、惠圣三兄弟心如刀绞,痛苦万分。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将不惜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民请命。他们听说,这几年久旱不雨的主要原因是,主管水神的龙王爷只顾自己寻欢作乐,而忘了天下人间的百姓痛苦。他们将要亲赴龙王爷居住的三井龙宫,找龙王爷济世降雨。他们沐浴更衣、焚香祈祷,斋戒七日,于农历五月初五来到三井,义无反顾地步入了干涸的井底,探寻龙宫。霎时间,乌云铺天盖地,闪电撕裂长空,雷声震耳欲聋,九井沟内,河水猛涨,紧接着,弯弯田下起了弯弯雨,雨却不淋过路之人。但周氏三兄弟这一去,却永远地踏上了不归路。从此以后,这一地区,风调雨顺,物阜民丰。周氏兄弟舍己为人的品行,誉满乡里,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