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文学趣联(一)
诗歌创作学习班快结束的一天,我和几个战友晚饭后海阔天高地侃大山。都在说自己家乡好,我也不甘示弱,说我的家乡不仅山美水美,人也聪明,简直人杰地灵。我讲了一个流传在家乡的文学故事——
清朝,文学领域有一个著名的流派——“桐城派”,桐城的方苞和宿松的朱仕禄是这里面的代表人物和好友。一次,他两相邀经宿松走驿道赴京应试。行至一田埂时,被一老农拦住去路,他笑呵呵地说:“两位秀才,我出一个对子,你们能对上,就让你们过去。倘若对不上,就别怪我老夫不客气!”
方朱两人相视一笑,说:“老人请讲。”说着,老农手捧一把稻秧,高声吟道:“稻草系秧——父抱子。”朱仕禄沉吟半饷,用眼求助方苞。只见方苞手指向田埂上的一个竹篮,朱仕禄转眼望去,那竹篮里还装满了春笋,他猛然醒悟,脱口而出:“竹篮提笋——母怀儿。”
又行,至一草屋前,那朱仕禄甚感口渴,遂向草屋前一磨粉的妇人施礼,说他们是赴京赶考的秀才,想讨口水喝。
那妇人瞟了他两一眼,说:“哦,赴京赶考的秀才?想喝水,那好,我出一个对子给你们对对,对得上,有水喝,对不上,不仅没水喝,还得回去攻读几年!”说着一边转动石磨,一边说出上联:“磨大眼小,齿轮轮,吞粗出细。”
这下,把方朱两人都难住了。两人在草房前席地而坐,苦思冥想,久久对不上。不由那妇人一阵阵“嗤嗤”发笑。
蓦地,方苞发现草屋檐下挂着一杆秤,灵机一动,说:“有了!”他站起身,高声吟道:“秤直钩弯,星朗朗,知轻识重。”
那妇人连忙端出热茶,说:“好,对得好!这位先生还有些才学,请喝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