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市场化、数字化接踵而来
陈云同志倡导“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原则。
1976年初我到丹阳邮电局工作后,即对国营、委办两类局所作了比较细緻的调查,15个委办酬金制自主经营的局所,效益、效率明显好于14个国营自办局所,即不顾省市管理局的反对,一律改施(员工国有、集体的身份不变)酬金制自主经营。依据省局公布的“六五”数据,丹阳局由于经营体制的改变,全局的收入排名由全省13位升到第9位。省管理局朱友权局长亦从反对转为肯定,84年派工作组两次来丹阳调查拟定了在全省推广的方案。85年初我去省局寻问其进展时,张秉銀副局长回答要报邮部批准才能实行,并示意基层自主经营不可取,要改回去。我一再向他申述解释无用,回局后便申请退出一线,以镇江区三个县和吴江、如东、东台、兴化、圩眙五县为主,调查县以下的经营工作。
时至“九五”初期电话普及任务即将完成,后续的业务发展方向是什么?员工丁震宇找到了数字化之路。数字是新的生产力引擎,具有可复制、非消耗、成本近乎零的优势。电信业拥有巨大的网络、用户资源和大数据技术,是充任推动经济发展、结构转型无可取代的先行者。电信业天天接触的号码是每个人给予社会、也是给电信业的标签,随时记录着他的位置、性别、年龄、兴趣、行为、流量、内容和需求方向,可以随时交流、比较实践中的经验。电信业为客户提供数据平台,就可以为个人、社会创造价值。电信业的这种业务特质,成为用户社会的需要。其中,互联网的对解决信息不对称,减少中间环节,给用户直面市场的优势,具有使市场配置资源更高效的功能。一线员工创新的数据实例:
1994年互联网岗传入我国,丁振宇即开拓出我们的第一个数字化产品,“互联网+邮储”,用户免带现金往来,邮政储蓄的年收入随即增长到81%。
1996年丹阳邮电局实现了在网上无纸化办公,键盘取代了纸笔文书往来,便捷!
1997年8月28日,《光明日报》第七版刊出《因特网在丹阳》,丹阳市爱丹造酒(株)公司,从网上查寻到东南亚诸国15家客户的需求,价格上扬了,订单也开始自己接。市外贸公司要赴阿联酋参加博览会,谁作中介?因特网为他们提供了该国的经济、文化等详尽的背景资料。正丹集团的化工产品、工艺设计图纸等等,通过网络促销、绘制、传递,大见成效;不少工艺图纸人工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无法完成,在网上按键即来。界牌线务员蒋安平在网上随时指点着用户上网操作,登门手把手教的情况每月都在50次以上。
2000年省局工作会议的主题是《振奋精神 开拓前进》,丹阳局改为《强化信息企业意识 坚定二次创业信念》。强调互联网是方向性的投入、是“重中之重 ”,不同意省局“小步快跑”提法,认为怕“为别人做嫁妆”的想法太狭隘。由于全局上下应用数据的观念明确、行动积极,“九五”“十五”期间,丹阳电信的年收入增长率继续保持在17%以上。
唯上、唯书就差多了…“十一五”实施集团化管理以来,集团用一家上取代了“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用 KPI指标取代发展互联网平台为中心的做法,企业进入低迷的状态至今依然存在。
其实,员工中的互联网发展并未停顿,可惜被KPI指标吞噬了。2009年姜明敏为燃气公司提供了VPDN系统,远程控制20人10台车辆外值勤状态下的实时指挥调度难题。县电信公司对此不闻不问。
2010年埤城殷继勇局长冒着完不成发展任务指标的风险,请王雷晟为沃得集团制作的信息化管理软件,集团本身在效率、效益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为电信带来的直接收入比上年增加了四倍,更重要的是沃得拥有埤城当地员工八千,其内部信息化、短消息、短号码应用,激活了各家居户手机、固话、宽带的应用,从而使埤城2010年的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6%,跃居全市第三;2011年1至4月增幅26.78%,名列第一。可它也不是集团KPI指标的范围,同样无人问津。”
2013年,刘志华的《智慧农业》链12个项目,为丹阳农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及效用提供了有效途径。系统使用后,市农委通过系统对农业主导产业进行24小时实时监管,显著提高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产品生产过程是否标准化、投入品是否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控是否规范等远程行政监管能力;为非法取土、毁林伤农等行为的执法监管提供有力证据,有效改变了原来监管不及时、不全面的局面。仅森林防火节省人工和减少林木损失即年达百万元以上,通过信息指导和预警农户年均增效500万元以上;而在保障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稳定健康发展方面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为逐步实现工厂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智能化、可控化转型,加强品牌创建和塑造健康的产业形象拓展了新的途径,达成强化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目的。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养植,每年可节省人力成60余万元,降低生产资料成本80余万元;同时,母猪大群智能化饲养可减少生猪疫病发生,提高母猪产子率和生猪成活率,全年可增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而江南生物有限公司通过工厂化生产,大大提高了金针菇的生产质量,节约了人工,一年运行增效3000万元。该系统不仅将丹阳市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提升到新高度,而且在促进使一切想要进入生产管理系统的单位有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方面的样板,同时也促进使整体农业向更加现代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转型。这些,都更好地加快了丹阳市农业现代化步伐,从而得到了江苏省、中央农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财政投资助力,并多次组织省内外相关部门和人员来丹阳参观学习。我也为《智慧农业》书写了推荐材料,可“总经理的回答是,上面说退休人员不要管企业的事。此类的认知和答复,使一线员工为数字化发展的尽心尽力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