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宜良整休
1967年12月19日,我们部队顺利的到达了祖国南疆边陲——云南昆明地区,我615团驻扎宜良县一个步兵营房里,部队又次进行整休。
部队在那个红色时代,从来都是以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这是一条军队建设的生命线。宜良军营展开了入越前的思想教育、作风教育,纪律教育。特别加强学习毛主席的“老三篇”,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重点的三篇文章。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指战员的头脑联系实际,斗私批修,不让私字在头脑中有一闪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当毛主席的好战士,完成“五个伟大”赋予的光荣使命。
其次,我们在宜良营房时还进行了统一换装,我们所发放的服装,那是中国制造的越南式的全套军服,没有中国军人的红五星帽徽和两面红旗的领章标志,更无越南军人的军衔标志;还发放了越式的绿色太阳帽头盔、塑料凉鞋、包裹被褥的塑料布等。我们全服着装后很像越南的退伍军人,或者越南的民兵没有什么两样。另外,还向各连排发房一本书,那是一本《群众工作用语》手册,这是学习简单的越语教材。
在此还向我们教唱过《越中友谊之歌》,我们曾经用中文抄录歌词,容易记住,也是学习越语的简便方法,现在只能哼几句。
记得有一天连首长接到指示:要求各连队首先组成一个先遣队,提前进入越南安沛地区,先遣队的主要任务是:熟悉行军路线,考察路线的地形地貌;侦察行军道路是否有无障碍;担负划分设置阵地的具体位置;侦察敌情动态:调查越南群众的一些反映情况。其目的是为了下一步大部队能够顺利进入越南,顺利到达作战阵地。于是,我们中炮二连雷达站首先派遣余方傑同志为先遣队员。虽然余方傑战友踊跃接受了任务,但内心曾顾虑颇多,他不安的同我当晚在宜良桥头交心谈话。
余方傑同志是1964年入伍的浙江籍战士,他比我入伍当兵早一年,已经是我们的班长了,也算是一位老兵吧!我们俩的个人关系比较要好,所以离别宜良的前夜,我们曾经交心长谈了半夜。当面临出国打仗,奔赴战场的情况之下,谁都清楚,将意味着战争的恐惧事件时刻发生,生命危险生死难卜,提心吊胆,担惊受怕,这是必然的现实。面临这等地步之下,谁个岂能不顾虑呢?我们俩在那种情势下坦诚交心,倾诉衷肠,究竟是一种革命的感慨情怀?还是一种生别死离的感伤夙愿呢?自然唯有处于那种战争环境的人,才会有那样的体会。虽然我和余方傑战友是暂时的分手,而我们相处几年的深厚感情,战友情谊,那种难分难舍的感受,沉浸在离别伤感之中。我俩分手之后,我写下这样一首诗:
《送战友》
征途送战友,惜别古桥头。
宜良河畔托后事,革命路上常分手。
友情胜兄弟,同行万里程。
月下共述平生路,疆场对酒论英雄。
当然没有参加过战争的人员,他自然无法体味人生的珍贵友谊,更无从感受到生死患难的战友的感情呀!这是1967年12月20日,那天晚上所发生的事情。
此后部队即将从宜良开跋时,连队还搞过具有相当声势的一次忆苦思甜教育活动。当走进忆苦思甜大厅,室内佈置得非常严肃。窗帘布拉着,窗户看不见丝毫光亮,大厅前面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五大”争光”黑体大字,下面挂着毛主席画像,无不让人肃穆敬然。广播里播放着《黑暗的旧社会》那支凄苦的歌曲,仿佛让时空倒流了一个世纪,真让人进入到父辈那个黑暗的时代了。不由自主产生一种悲泣哀痛的情感之中。基本各排都有代表去上讲台忆苦,使我记得最清楚一例,那就是我们雷达站所安排的忆苦同志,他是传送班张金合战友,他是礼泉籍西张堡白村人。张合战友气宇轩昂地走上忆苦讲台。他诉说家史的时候,感情十分投入讲述振振有词,时而落泪痛哭,时而哽咽难以诉说的境况,他诉苦的情态生动,感染力强烈而引起广大战友的心理同情,甚或有的战友也许家史相似,苦情更深而眼泪夺眶而出。现得相当出色。唤醒了战友们对旧社会的痛恨,激发了战友们对新社会。于是全连指战员听得群情激昂,高呼:“牢记血泪仇,不忘阶级苦!打倒美帝!保家卫国”等口号,接着人人表决心,个个献血书的活动。最后进行了赴越参战的集体宣誓仪式。当晚我以极不平静的心情写过这样一首词: 《满江红》
——记赴越参战动员大会
援越抗美,官兵请战表决心。
宣誓言,群情激昂,意志坚贞。
寡头莫忘坂门店,
“三错”签降留字痕。
看东方雄狮已觉醒,发怒音。
求和平,反侵略,
担道义,情谊深。
同志加兄弟,携手奋进。
红河源流同一村,
中越抗美无主宾。
齐反霸,高举马列旗,世界新。
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忆苦思甜”是部队教育战士的一套拿手好戏。以此激发指战员士气,争强部队战斗意志。真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呀!这种比喻是我们着代人经历过的事实。
第五节 宜良整休
1967年12月19日,我们部队顺利的到达了祖国南疆边陲——云南昆明地区,我615团驻扎宜良县一个步兵营房里,部队又次进行整休。
部队在那个红色时代,从来都是以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这是一条军队建设的生命线。宜良军营展开了入越前的思想教育、作风教育,纪律教育。特别加强学习毛主席的“老三篇”,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重点的三篇文章。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指战员的头脑联系实际,斗私批修,不让私字在头脑中有一闪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当毛主席的好战士,完成“五个伟大”赋予的光荣使命。
其次,我们在宜良营房时还进行了统一换装,我们所发放的服装,那是中国制造的越南式的全套军服,没有中国军人的红五星帽徽和两面红旗的领章标志,更无越南军人的军衔标志;还发放了越式的绿色太阳帽头盔、塑料凉鞋、包裹被褥的塑料布等。我们全服着装后很像越南的退伍军人,或者越南的民兵没有什么两样。另外,还向各连排发房一本书,那是一本《群众工作用语》手册,这是学习简单的越语教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片24.jpg
在此还向我们教唱过《越中友谊之歌》,我们曾经用中文抄录歌词,容易记住,也是学习越语的简便方法,现在只能哼几句。
记得有一天连首长接到指示:要求各连队首先组成一个先遣队,提前进入越南安沛地区,先遣队的主要任务是:熟悉行军路线,考察路线的地形地貌;侦察行军道路是否有无障碍;担负划分设置阵地的具体位置;侦察敌情动态:调查越南群众的一些反映情况。其目的是为了下一步大部队能够顺利进入越南,顺利到达作战阵地。于是,我们中炮二连雷达站首先派遣余方傑同志为先遣队员。虽然余方傑战友踊跃接受了任务,但内心曾顾虑颇多,他不安的同我当晚在宜良桥头交心谈话。
余方傑同志是1964年入伍的浙江籍战士,他比我入伍当兵早一年,已经是我们的班长了,也算是一位老兵吧!我们俩的个人关系比较要好,所以离别宜良的前夜,我们曾经交心长谈了半夜。当面临出国打仗,奔赴战场的情况之下,谁都清楚,将意味着战争的恐惧事件时刻发生,生命危险生死难卜,提心吊胆,担惊受怕,这是必然的现实。面临这等地步之下,谁个岂能不顾虑呢?我们俩在那种情势下坦诚交心,倾诉衷肠,究竟是一种革命的感慨情怀?还是一种生别死离的感伤夙愿呢?自然唯有处于那种战争环境的人,才会有那样的体会。虽然我和余方傑战友是暂时的分手,而我们相处几年的深厚感情,战友情谊,那种难分难舍的感受,沉浸在离别伤感之中。我俩分手之后,我写下这样一首诗:
《送战友》
征途送战友,惜别古桥头。
宜良河畔托后事,革命路上常分手。
友情胜兄弟,同行万里程。
月下共述平生路,疆场对酒论英雄。
当然没有参加过战争的人员,他自然无法体味人生的珍贵友谊,更无从感受到生死患难的战友的感情呀!这是1967年12月20日,那天晚上所发生的事情。
此后部队即将从宜良开跋时,连队还搞过具有相当声势的一次忆苦思甜教育活动。当走进忆苦思甜大厅,室内佈置得非常严肃。窗帘布拉着,窗户看不见丝毫光亮,大厅前面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五大”争光”黑体大字,下面挂着毛主席画像,无不让人肃穆敬然。广播里播放着《黑暗的旧社会》那支凄苦的歌曲,仿佛让时空倒流了一个世纪,真让人进入到父辈那个黑暗的时代了。不由自主产生一种悲泣哀痛的情感之中。基本各排都有代表去上讲台忆苦,使我记得最清楚一例,那就是我们雷达站所安排的忆苦同志,他是传送班张金合战友,他是礼泉籍西张堡白村人。张合战友气宇轩昂地走上忆苦讲台。他诉说家史的时候,感情十分投入讲述振振有词,时而落泪痛哭,时而哽咽难以诉说的境况,他诉苦的情态生动,感染力强烈而引起广大战友的心理同情,甚或有的战友也许家史相似,苦情更深而眼泪夺眶而出。现得相当出色。唤醒了战友们对旧社会的痛恨,激发了战友们对新社会。于是全连指战员听得群情激昂,高呼:“牢记血泪仇,不忘阶级苦!打倒美帝!保家卫国”等口号,接着人人表决心,个个献血书的活动。最后进行了赴越参战的集体宣誓仪式。当晚我以极不平静的心情写过这样一首词: 《满江红》
——记赴越参战动员大会
援越抗美,官兵请战表决心。
宣誓言,群情激昂,意志坚贞。
寡头莫忘坂门店,
“三错”签降留字痕。
看东方雄狮已觉醒,发怒音。
求和平,反侵略,
担道义,情谊深。
同志加兄弟,携手奋进。
红河源流同一村,
中越抗美无主宾。
齐反霸,高举马列旗,世界新。
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忆苦思甜”是部队教育战士的一套拿手好戏。以此激发指战员士气,争强部队战斗意志。真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呀!这种比喻是我们着代人经历过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