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
2011年春节过后,或许是受了“神马都是浮云”的影响,在腾讯的新闻中和QQ的空间中,一些莫名其妙的词语越来越多,比如:“有木有?”、“矮油,这么好的内容,肿么不分享呢?”、“上厕所没带纸肿么办?”、“在吃饭的童鞋慎入”、“痛经的女纸才是真的伤不起啊!”、2011年5月9日的“ 压二代”、“成长轨迹,鸭梨大活不起啊!”、2011年5月31日的“最坑妈的50句话,坑死妈了有木有?”等等。当我看到“在吃饭的童鞋慎入”时,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在百度搜索,才知道,所谓的“童鞋”就是“同学”之意。新闻标题想抓住观众的眼球,本身的立意不错,但用这样不伦不类的语言来表达,就是舌头伸不直在说话,我将其称为“大舌头语言”,这类词语的出现,套用已故著名艺术家赵丽蓉的话说:就是不教人好好说话!网络本身是一个大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大舌头语言”的泛滥,只有弊没有利,很容易对人产生误导,尤其是青少年。
“大舌头语言”和新创词语是不同的。2010年11月25日,教育部发布的年度新词语,像“蚁族”、“钓鱼执法”、“秒杀”、“躲猫猫”等,这类新词语群有一定的独特现象,或以事件为核心,或以反映社会问题为内容,如“被某某”、“楼歪歪”;以人群划分的“某二代”;以网络语和生活语相融合的“躲猫猫”、“被就业”;还有被迅速传播的“给力”一词等。在一定的情况下,网络语言比普通语言具有更快的传播力。于是,“词时代”到来了,“裸婚” 、“伪幸福” 、“被保护” 、“经济适用坟” 、“打酱油” 、“犀利哥”,这些起源于网络的词语,成为浓缩概况了热点事件的关键词,也被网友统称为“锐词”, “锐词”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词、恰当鲜明的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了这些词所反映的关键信息。因为更具有时代性和高度的浓缩概况性,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一种凝聚智慧的文化产物。随着“锐词”的深入,我们期待“词时代”、“词阅读”、“词传播”的全面到来。
腾讯新闻标题哗众取宠、吸引公众眼球的立意没错,但请换个方式。流行语也该规范,请不以误导为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7 18:10:0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