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怎样预防和治疗疥疮?
疥疮是由疥螨寄生于人体表皮引起的疾病。其特点是受染皮肤出现丘疹、水疮及隧道,有剧烈瘙痒,搔抓易引起继发感染,如毛囊炎、脓疱疮、疖等,重者可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皮疹多发生于指间、腕屈侧、时窝、腋窝前面、女性乳房下面、脐周、阴部及股内侧等处。
接触传染性强,人与人之间直接和间接接触都可传染。疥螨也可侵染羊、狗、猪、兔、牛、马等动物,与这些动物接触。也可染上疥疮。
治疗常用5%~10%硫磺软膏(儿童用5%)、l%丙体六六六乳剂(γ—666)或霜剂(疥灵霜,因有毒性,不用于婴幼儿、孕妇、哺乳妇女及有癫痫病发作或其他神经疾病的患者)、优力肤霜、25%苯甲酸苄酯乳剂或软膏,涂药前用热水和肥皂洗澡,洗后将药物涂于颈部以下的全身,每天1次,连续3天。用药期间不要洗澡,疗程结束后再洗。γ—666、疥灵霜只用1天,24小时后洗澡。洗澡后要更换清洁的衣服、被单。也可将百部草1两泡在1斤白酒中,用浸液遍擦全身,每晚1次,连擦1周。用百部草3两放在15升水里煮开,每晚用此药液洗澡1次,连洗10天,也有一定效果。
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发现患者及时治疗,患者用过的衣服、被单等应消毒处理。与患者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检查,确诊后及时治疗。
12.怎样预防和治疗疟疾?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又称“打摆子”,主要由蚊子传播。
初染疟疾者,在潜伏期的后期,常出现精神疲乏、微微发热、四肢和背部酸痛等。接着就出现急性发作,首先感到寒冷,全身发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约经20~30分钟后,突然高热,常达40~41℃,面色潮红,头痛,四肢和全身酸痛;三四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患者感到全身轻快,但很疲乏。这种急性症状发生的间歇时间,与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发育增殖时间有关,如间日疟和卵形疟,每隔一日发作一次。三日疟每隔二日发作一次。恶性疟疾的症状很严重,如说胡话、烦躁不安或昏睡、抽风,多数病人在短期内死亡。发了几场疟疾以后,由于红细胞大量破裂,很快会出现贫血症状。长久不治,除了衰弱、消瘦外,脾脏还会肿大(俗称疟母)。一般来说,人体对疟原虫缺乏有效的抵抗力,得过疟疾的人虽然可获得某种程度的免疫力,但仍可再次感染,尤其儿童、孕妇及非疟疾流行区的人对疟原虫更易感染,抗洪救灾人员易地作业是疟疾高发人群。
人感染疟原虫始于蚊子叮咬。消灭蚊子栖息场所,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就可以减少感染机会,特别是要注意传播疟疾的蚊子——按蚊多躲藏在阴暗潮湿室内、洞穴、杂草、灌木丛。晚上作业,可将身体暴露部分涂上防蚊油(如苯二甲酸二甲酯)。眼药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药物为乙胺嘧啶。治疗常用药物为氯喹和伯氨喹联合用药。
13.怎样预防和治疗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侵染人体所致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在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病(以下简称血吸虫病)。人和动物,如牛、马、猪、羊和犬等都会得此病。
血吸虫病人和病畜的粪便中含有虫卵,虫卵随粪便人水后,会孵化成毛蚴,毛蚴又钻人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进入水中。含有尾蚴的水是疫水。人或动物在接触疫水时,尾蚴就会从皮肤钻人体内,使人或动物感染了血吸虫病。
血吸虫尾蚴进入人体后,发育为成虫,寄生在人肠系膜血管中。人感染血吸虫的开始几天,接触疫水的皮肤出现红斑或瘙痒。急性发病者会在感染后1~2个月出现发热、肌肉酸痛、腹痛、腹泻和脓血便、肝脾肿大。但是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大多数人感染了血吸虫后没有明显症状,以后出现慢性血吸虫病。血吸虫病轻者表现为乏力、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严重者表现为明显消瘦、极度营养不良、肝脾肿大、腹水(即大肚子病)。有些晚期病人因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昏迷而死亡。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只要接触疫水就有可能得血吸虫病,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接触疫水前,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药,如防锄霜和皮避敌等,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接触了疫水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早期治疗,以防止发病。
治疗血吸虫病安全而有效的药物是吡喹酮等。只要去血防部门及时检查、治疗,血吸虫病就能治好。
血吸虫病人和病畜粪便中通常含有血吸虫卵,而虫卵只有在水中才能孵化,所以要管好人畜粪便,安全放牧,避免粪便入水,防止血吸虫病传播。
钉螺是血吸虫惟一的中间宿主,因此消灭钉螺可以有效地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疫区群众要人人动手,多方配合,积极做好查螺灭螺工作。
14.怎样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简称钩体病。多发生于夏秋汛期的抗洪救灾和在田间作业的人员。主要传染源是老鼠和猪、狗、牛,带有这种病菌的鼠和猪排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钩端螺旋体,洪涝期间,人接触了被这种尿液污染的水就会受到传染。由于大雨,地面土壤被稀释接近中性,为钩体的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致使家畜动物的带菌量大大增加,排菌时间也随之延长,加之洪水泛滥时,很多地区的鼠洞及牲畜饲养场被洪水淹没,大量的病原体伴随洪水四处漂流,同时又有大批鼠类和牲畜迁移至未被淹没的地区,大大增加了传播的范围。人们在抗洪救灾或抢割水稻的过程中难免会接触疫水,钩体就往往在此时穿越人的皮肤、粘膜(特别是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人体内,一般经过1~2周左右的潜伏期,便会发病。
该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无力、小腿肌肉酸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眼睛发红等,严重者可造成肝、脑、肺、肾等重要器官损伤,并危及生命。病人应卧床休息,并用青霉素治疗。
预防措施主要有:①尽量减少或避免与疫水接触的机会,不在可疑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②管好猪、狗等动物,猪要圈养,不让其尿液直接流入水中,猪粪等要发酵后再施用。③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工作,尤其是洪灾期间人群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鼠类密度较高的地力、④注意个人卫生,禁止随地小便,下水作业时要尽量穿长统胶鞋等,保护皮肤不受钩体侵袭。⑤有条件的可接种钩体菌苗,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强力霉素等药物预防发病。⑤病人粪尿用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15.怎样预防和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有下面几种:
①带病毒鼠排泄物污染的灰尘飞扬在空气中,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②直接接触带病毒鼠的新鲜排泄物,病毒通过损伤的皮肤侵入体内而感染;③吃了带病毒鼠的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④螨类吸了带病毒鼠的血后又吸人血引起感染。无论男女老少都容易被感染,但是青壮年发病的较多。
主要症状流行性出血热的病程依次分为潜伏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一定要在发热期识别病情,及时得到正确治疗,以免贻误。
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发冷,高热,体温常达39~40℃,最高可达42℃,持续3~7天;患者常极度疲乏,剧烈头疼,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同时还有全身疼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疼及腹泻;失眠,烦躁不安,说胡话,或者昏睡;还可表现为颜面、结膜、颈部及上胸部明显充血、发红,眼球结膜和眼睑水肿,像喝醉酒一样,称“酒醉貌”。发病后2~3天,软腭、眼球结膜等粘膜及腋下、胸部、背部、上肢等部位出现出血点,如呈现搔抓样、条痕样,则更典型。严重者可出现大片瘀斑甚至鼻出血、咯血、呕血,也可出现黑色柏油样大便等。
在发热末期或退热同时进入低血压期,病人可出现血压降低,部分病人可发生休克,一般在发病后4~6天。这期间病人可出现四肢发凉、口唇苍白及青紫、脉细弱、出汗多、烦躁、气急等休克症状,出血现象加重。
低血压休克期后期进入少尿期,这时可出现高血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尿量急剧减少,甚至一天无尿,同时有厌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可发生酸中毒及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各期在病情严重时,可因休克、大出血、尿毒症或水电解质紊乱引起死亡。治疗措施在流行区如有病人出现高烧和上述的“三痛”、“酒醉貌”及粘膜、皮肤出血倾向时,要立即请医生诊治,并应及早让病人休息,尽量避免搬运。患者发高烧时,切忌滥用解热药,以防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该病病情变化快,治疗措施复杂,通常都应及早就近送医院治疗。青霉素和我国合成的盐酸甲唑醇治疗有效。
预防措施必须充分发动群众,采取以灭鼠、杀虫为重点的综合性措施。
①急性期患者传染性大,应隔离至急性症状消失为止。
②接触病人的人应带口罩,口罩应每天换洗和消毒。如皮肤、粘膜被患者的血、尿或口腔分泌物污染,应立刻用消毒酒精擦拭消毒。被病人血、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也应及时消毒。
③灭鼠。
④禁止养猫。猫能将野鼠的出血热病毒传播给人。
⑤灭螨、防螨。(1)一般有螨类活动的泥地,用1%~2%敌敌畏喷洒,也可将40%乐果乳剂或5%马拉硫磷乳剂配成l%溶液喷洒地面。(2)铺草用1%~2%敌敌畏溶液喷洒,晒干后用;病人用过的铺草要焚烧。(3)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
⑥加强个人防护,在疫区作业时,应穿戴防护衣裤,防止皮肤破损。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
⑦野外住宿时,应选择地势高和干燥的地方,搭“介”字型工棚,周围挖防鼠沟。避免睡地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