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啊大海
-- 发布时间:2012/3/17 22:33:01
-- 对越作战参战装甲兵的表现
对越作战参战装甲兵的表现
79对越作战,解放军装甲兵也以多个团建制参战,是解放军建军以来唯一一场运用了大规模装甲部队的战争。东西两个方向解放军参战共计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牵引车等履带式车辆约700辆。
越北地区山多林密、道路稀少、河溪纵横、雨多雾大,极为不适于装甲部队实施作战。中国军队统帅部沿袭了解放战争年代的大规模运动战思想,制订了由装甲部队打头阵,进行长途纵深的穿插迂回,包饺子,打歼灭战的战役计划。解放军装甲兵部队在地形复杂、敌情不明、阻击重重的艰险情况下奋勇上阵,突破布局,抢占东溪,长途奔袭高平,为东线第一阶段进攻战斗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1979对越作战中,43军1个59式中型坦克团参战。其中坦克1、2营配属给42军126师,突破布局关,沿牛车小路出奇兵穿插东溪。59式中型坦克炮火凶猛、装甲厚重、抗击打能力强,一路恶战,在复杂险峻的地形上高速攻进33公里,提前15分钟突击到位,显示出了中国主战坦克的雄风;坦克3营配属给125师进攻复和,为驰援125师师前指,坦克3营越过复和,直插弄哥,深入越军设伏险地,四面遭击,损伤严重,最后杀出重围,打得非常壮烈。这次作战是59式中型坦克列装以来的首次实战,考验了国产中型坦克在亚热带山岳丛林加水网稻田地带作战的适应性。实战表明,59式中型坦克虽战斗全重较大,在越南这样山高林密、道路狭窄、河多桥少的地区作战,只要运用得当,加强充分的战前侦察、运动保障与步坦协同配合,仍然可以起到关键性的装甲突击作用。
62式轻型坦克有4个团参战,即41军坦克团、42军坦克团、55军坦克团、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是东西两线的主要装甲突击力量,担任进攻朔江、高平、同登、谅山、老街、柑塘、孟康、沙巴、封土等地的突击尖刀或支援步兵进攻。
41军坦克团1、2营配属123师组成快速穿插纵队,从念井突破,沿公路经通农、安乐、河安向扣屯地区穿插,配合南、北集团主力合围高平。因地形复杂、道路难行,加上连续遭遇越军阻击,在扣旺、龙万、打兰地区不断与敌激战,损失严重,反复冲击不能前进,穿插企图归于失败。坦克部队最后滞留于扣旺一带,奉命转而配合123师主力打通河安公路,参加了围攻越军346师指挥部的战斗;坦克3营配属122师向朔江地区进攻,坦克8连从西侧平孟方向沿公路正面进攻朔江,坦克7、9连从北侧孟麻方向杀出奇兵,克服了峡谷纵横、石板陡坡的险峻道路,一举杀上朔江至高平公路,切断了朔江与坂洋之敌的联系。然后配合步兵拔点作战,先围歼了坂洋守敌,又从侧后沿公路逆袭朔江,与正面进攻的部队协同合击,攻克朔江,歼灭越军346师“新潮团”,打得痛快淋漓。
42军坦克团配属124师组成装甲摩托化梯队,跟随第一梯队126师穿插东溪,再冲上4号公路向高平发起突击。一路连续克服班波河谷、班翁水障、东溪断桥、嫩金山口、弄梅隧道、楠囊断路、雅南炸桥、那外伏击、博山险隘等越军设置的一系列防线,连续粉碎越军10余次阻击,长途攻进40余公里,终于兵临高平城下。整个穿插战斗中,42军坦克团奋勇突进,先后使用了2个前卫营、3个尖兵连,猛打猛冲,始终保持了突击锐势,不愧为“铁甲骑兵”,为高平战役的全局进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5军坦克团参加了支援军主力攻击同登、谅山地区的战斗。
进攻同登时,坦克3营8、9连配属163师489团向同登西侧发起突击,在339高地、探某地区连续与越军恶战,因突出在前,缺乏步兵掩护,损失严重,后来配合步兵攻克了同登镇;坦克7连支援163师487团攻击探某,往来驰援,多次突入越军阵地冲撞碾压,给予越军很大杀伤,有力支援了步兵的进攻作战;坦克1营配属165师494团进攻班庄地区,因地形不利进攻受阻,摧毁一批越军火力点后撤回;坦克2营5连支援164师490团攻克了美目山。
进攻谅山时,坦克1营1、2连支援163师487团向扣马山进攻。在雨雾弥漫、观察困难、步兵进攻受阻时,1、2连全部坦克向前抵近,集火射击,将越军火力点摧毁,支援步兵一举夺取了谅山门户扣马山;坦克2营6连支援165师495团攻歼龙会地区石山的越军;坦克4连支援163师489团攻占了昆比及其西北侧高地,又以准确的火力摧毁大、小石山越军表面阵地的大部火力点,配合步兵将其夺取。然后突入谅山市北区,配合步兵歼灭二星洞守敌,再推进到奇穷河铁路桥附近及沿河岸一线占领阵地,向谅山南市区越军火力点集火射击,与炮兵协同先后击毁、击伤越军T-34坦克10余辆及击毁火力点一批。
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1营1、3连支援14军41师122团进攻孟康。因组织不力,步兵没有按时到达指定位置,伴随的步兵也与坦克脱节,坦克兵在越军防御纵深孤军奋战6-11个小时,虽杀伤越军一部及摧毁火力点一批,但坦克毁、伤严重,不得不又向后回撤;坦克2连支援14军40师进攻老街。第一次进攻因地形、敌情不明,坦克同步兵脱节前出太多,遭致越军反坦克小组的多次攻击,战斗失利。第二次攻击时吸取了教训,查明了地形和敌情,坦克猛打猛冲,杀入老街市区,支援步兵攻占了老街及其附近的7个高地;坦克2营支援13军37师110团向谷珊地区进攻,配合步兵夺取了数个高地;坦克3营 8连配属13军37师109团由西向东进攻谷柳,以火力支援步兵连续攻占了谷柳西侧的多个高地和谷柳区,并打退越军9次反扑。在配属50军149师进攻沙巴的战斗中,坦克8、9连交替战斗,沿10号公路奋勇攻进,先后消灭越军火力点27个,支援步兵夺取了沙巴县城;坦克7连配属11军31师92 团向封土地区进攻,支援步兵先后攻占了662、632高地及封土县城。
这次对越作战是62式轻型坦克列装以来的首次实战,一路攻山拔点,战绩最大,战损也最多。其奔袭朔江的爬下高难陡坡、穿插高平的徒涉江河与山地进攻、攻击同登、谅山的突击城镇与火力支援,都显示了这种坦克在山岳丛林的复杂地形上作战的较强适应性。
63式轻型水陆坦克参战1个团,即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坦克2营参加了北集团穿插扣屯的战斗,因地形复杂,水陆坦克体形宽大、爬坡吃力,多次掉队,未能完成预定穿插任务;坦克1营配属42军125师进攻复和,支援步兵与越军在糖厂、大弄、坡街、瞥敦、哥勘高地、巴脱、复和一线连番恶战。水陆坦克装甲比较薄弱,易遭反坦克火力打击,加上在战斗中战术运用不当,经常突出在前得不到步兵掩护,因而损失很大;坦克3营配属 43军127师进攻支马、龙头地区,在战斗中指挥得当,机智灵活,与步兵主动配合,互相掩护,共摧毁越军火力点50个及火炮4门,全营无损伤,表现出色。1974年的西沙海战时,63式轻型水陆坦克曾出动了1个连登陆甘泉、珊瑚、金银三岛,准备抗击南越军队的报复行动。后因南越当局未敢轻举妄动,63式轻型水陆坦克没有与敌正式交战。因此,1979对越作战也是63式轻型水陆坦克的首次参战,虽英勇顽强,仍暴露出了其在设计上与地形适应上的一些弱点。
63式装甲输送车参战数量不多,不到80辆,有511和531两种型号,在输送指挥人员、火线抢运伤员和前送物资等方面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在西线的强渡红河战斗中,以10辆63式装甲车搭载13军37师111团1个步兵连,仅用8分钟时间便成功偷渡红河,支援步兵抢占滩头阵地,掩护工兵架设浮桥,显示了该型装甲车辆较好的水上浮渡运输能力及一定的火力支援能力。实战中,也暴露出了63式装甲输送车行走系统薄弱、故障率和损坏率较高、履带经常脱落,而且车身较短、载员室较小、输送步兵和物资能力有限的缺点。
70式130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参战1个营,共18辆战车。在穿插高平的战斗中,当越军设置水障拦路导致所有轮式车辆掉队的情况下,仍紧跟先头坦克部队向高平攻击前进,显示了履带式自行火箭炮较强的越野机动能力。总攻高平城、合围克马诺时,70式130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多次集火齐射,以猛烈的炮火摧毁了越军阵地,有力支援了步兵的进攻战斗。
还有54军的1个苏制T-34中型坦克团参战。在进攻禄平时,坦克3营的T-34中型坦克奉命配属43军127师沿公路推进,因前面的步兵已夺取了禄平,遂转为就地警戒,没能正式与越军交战。
在1979对越作战中,解放军装甲兵部队突破越军防御纵深达40-70公里,攻克高平、朔江、复和、同登、谅山、老街、柑塘、沙巴等越北重镇,共作战70余次,缴获敌坦克1辆、毁伤敌坦克14辆、装甲车2辆、火炮108门、汽车56辆、火箭筒150多具,摧毁火力点1010个、炮兵阵地9个,打出了国威军威。
同时,解放军装甲兵部队的战损也很严重。全线参战坦克和装甲车、自行火炮等履带式车辆约700辆,战伤达31%,掉沟和淤陷达36%,可现场抢救战损533辆次,可后送战损32辆。另外,有44辆坦克和装甲车无法抢救或被越军彻底击毁,经过处置后遗弃。在作战的第一天,战损坦克数就达战损坦克总数的52%,第二天为15%,第三天为13%,第四天为7%,4天累计达87%(约530辆次)。其中,在向高平实施战役穿插的长途奔袭中,坦克和装甲车在130公里的路段上损坏了近200辆次(其中可后送战损24辆,无被毁),淤陷了170辆次。因此,到了第二阶段作战时,装甲部队已基本没有了突击能力,只能伴随步兵进行火力支援。
1979年时,解放军的通讯装备很落后,步兵和坦克之间不能直接沟通联络。步兵进攻途中无法直接联络最近的坦克火力支援,坦克也无法直接联络最近的步兵掩护,步兵冲锋时和后撤时都无法及时通知坦克,导致坦克经常遭到越军的伏击战损,而步兵没有坦克的火力支援也加大了攻击时的困难和伤亡。
正是经过了1979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实战检验,才为1980年代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进行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原文作者 沈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