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叶法善(616—720) 字道元,出生于松阳县古市卯山后村的一个道学世家。叶法善的母亲刘氏,是武义县柳城全塘口村人。宋人所著的《唐鸿胪卿·越国公·灵虚见素真人传》,说他“性纯洁,自小不茹荤,独处幽室,好古学文,十一诵诗书,十二学礼乐,研穷周易,耽味老庄,河洛图纬,悉皆详览。”叶法善11岁的时候,父母带着他离开松阳卯山,寻访灵虚福地,来到现属武义县柳城畲族镇的白马山,以一处天然石室为家。次年,不幸父母双亡,叶法善把父母安葬在外婆家全塘口村边的山上,自己也搬到这里居住。“不遇名师,将何度世,是时岁方十三,从括苍山入天台、四明、金华、会稽,涉江浙北,入天柱、天目……”(引处同上),这段记载证明,叶法善自13岁起,从现在的柳城畲族镇全塘口出发,开始云游名山大川,寻师访道。所莅临或驻足的名山道观,仅确切文献记载的就有:皇宫内道场、东都凌空观、嵩山、泰山、茅山、姑苏、天目、天台、括苍、罗浮、广州龙兴观、南岳衡岳观、西京元都观、洪州宗华观、谯郡太清宫、会稽禹穴龙瑞宫、西京景龙观、括苍故居清溪观与宗阳观等等,足迹遍布今天的浙、陕、豫、晋、鲁、江、赣、湘、粤、川等省,遍游名山胜地。
全塘口附近的牛头山,是武义、松阳、遂昌、金华之间最高的界山,叶氏宗谱记载,叶法善的高祖叶乾昱逝世后就安息于牛头山。据传,叶法善回到武义老家时,常到牛头山采药,为民治病,留下许多神奇的传说。直至41岁时,被唐高宗李治征召入京。
叶法善在京城服侍五朝皇帝,到唐玄宗开元二年,也就是98岁高龄的时候,他回到柳城全塘口,将旧宅改建为宣阳观(唐明皇赐建)。北宋时,宣阳观改名为冲真观。
唐开元五年,受李隆基皇帝恩赐,叶法善为父亲叶慧明立碑。由刺史李邕撰文、国子监太学生韩择木书写的石碑,立于全塘口宣阳观。
唐开元八年,也就是公元720年,年高105岁的叶法善“乘鹤为仙”,遗体归息于柳城全塘口。
柳城全塘口这块地方,唐宋元时属松阳县,明代时划属丽水县。明景泰三年,也就是公元1452年,因为牛头山银矿工人起义而新设宣平县,柳城全塘口归宣平县;1958年撤消宣平县建制,原政区并入武义县,全塘口归属武义县柳城镇
开元八年(720),叶法善老死在长安景龙观,享年104岁,唐玄宗为此专门作了《叶道元尊师碑记》悼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