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军人联盟论坛 (http://jm.jrlm81.com/bbs/index.asp) -- 原创园地 (http://jm.jrlm81.com/bbs/list.asp?boardid=22) ---- [原创]战神的故事之一 (http://jm.jrlm81.com/bbs/dispbbs.asp?boardid=22&id=197494) |
-- 作者:燕怛 -- 发布时间:2014/4/21 16:27:23 -- [原创]战神的故事之一
一、战火锤炼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镇压的军事行动,1927年7月20日,由临时中央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叶挺等人在九江举行谈话会,提出南昌起义的计划,在征得临时中央负责人瞿秋白的同意后,由瞿秋白把建议带到武汉向中共中央汇报。7月23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贺龙到达九江后,谭平山、叶挺等立即展开争取贺龙的工作,贺龙倾向革命,决定响应中共的暴动主张。 7月24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通过了发动南昌起义的计划,成立领导起义的中央前敌委员会。周恩来离开武汉,开始领导南昌起义的准备工作。27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成立。书记周恩来,委员李立三、彭湃、恽代英、聂荣臻、谭平山、颜昌颐、贺昌。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决定,成立南昌起义总指挥部,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贺龙为总指挥。 起义轰轰烈烈,威震华夏,但是此时领导南昌起义临时班子,是“七月改组”后形成一群文人,张国焘、周恩来、李维汉、李立三、张太雷等人,无一例外,对中国国情不甚了解,虽然决定武装革命,却对军事知之甚少,像是一帮秀才在指挥大兵,偏偏这帮秀才是在执行远在万里之外的共产国际发号施令,起义的目的不是建立工农武装政权,而是为了打通与北方冯玉祥所控制地盘的通道,以接受来自苏联的援助。但仅靠起义部队往北打,是绝对不可能,强大的北洋政府不可能短时间内被摧毁,反而是起义部队以卵击古,自取灭亡,加上冯玉强与汪精卫合伙联宁,于是共产国际指派起义胜利部队夺取遥远的广州,夺取出海口,以便接受来自国际的军事物资援助,不失败才怪。 大局不容乐观,国民党军队从东西北三个方向扑了上来,形成合围,部队迅即整编为三个军(第九军、第十一军和第二十军),3日便开始南下,弃守南昌是无可奈何的事,南征可不是在地图上划一条红线,进行浩浩荡荡的游行,别说部队给养,就连最起码的饮水都成了严重问题,天气如此炎热,伤员病号骤增,中暑者成片倒下,严重减员;雪上加霜的是蔡廷锴的第十师叛逃归宗了,使起义军士气受到极大影响:蔡廷锴以国民党左派自居,国民党左派不玩了,还有没有必要再打国民革命军的旗号?武汉国民革命政府从一开始就不承认起义军的合法地位,认定南昌的暴乱,是叛军行为。现在再往南行进,武汉国民政府要剿灭,南京的蒋介石集团干脆称起义部队为“匪,”名正言顺地围剿起义部队。 连长林彪所在的部队没能赶上南昌起义,紧赶慢跑,却只是追上了出城的起义部队,发现整个起义部队陷入了泥潭,惊天动地的暴动之后,征伐之路极为艰难,注定了惨烈结局。 说到林彪,必须提及一下其历史:1906年12月5日,林彪出生在湖北省黄冈(现团风县)县回龙山镇林家大湾,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又名林育蓉,又作毓蓉,别字尤勇。化名李进、陈韶。 1922年,十六岁的林彪在堂兄林育英(张浩)、林育南影响下,积极从事革命事业,宣传进步主张,在学校创办“先进读书社”,组织进步团体“自治新村”曾在武昌草席门外铁路工人子弟学校做代课教师。1923年6月受陈潭秋、林育南的革命启蒙影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共产主义青年团武昌地委指定林彪担任武昌共进中学团支部书记。同年5月,发起成立共进图书社,引导和组织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创办《共进月刊》;被湖北学生联合会推选为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8月18日:受中共武昌区委指示,报考的黄埔军校。11月25日为黄埔军校第六次招考录取第四期入伍生。年底转为黄埔军校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926年被分配至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第二团第一营第三连,同时担任本连中共党支部书记。在“中山舰事件”后,校长蒋介石曾专门到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发表讲话,严厉警告校内中共党员,要求军内的共产党人不能任党代表和暂时退出军队。 10月4日,黄埔军校举行第四期学生毕业典礼。此时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占武昌,林彪被分配至武汉,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叶挺)第三营第七连任见习排长12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武汉国民政府决定先期举行二次北伐,然后东征讨蒋。北伐大军与奉军在河南中原摆开战场,杀得难解难分,“铁军”碰上了正规北洋军,势均力敌,相对装备精良,又有日本人后支撑的奉军战力强悍,战局反复拉锯,要地几经易手,双方伤亡惨重。但是两军相逢勇者胜,“铁军”毕竟不是泥捏,以共产党员为主的部队,在士气上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战斗力颇强。一次争夺战中,“铁军”占了上风,奉军一部被击溃,林彪所在的三连看到机会,趁机发起穷追猛击,一口气追到渭河边,此时奉军士气崩溃,兵败如山倒,慌作一团,潮水般退至北岸,身为排长的林彪正待过桥继续追击,却听到停止追击的军号。 “战机瞬间即逝,一旦奉军炸毁桥梁,在北岸住脚布防,一切来不及了。”年青的林彪恳求连长:“让我率部继续追击!” 连长也是久经沙场的战将,焉能不知?但违令如山倒,军人最大的职责就是服从,胜了固然欣然,要是失败了呢?你林彪只不过是小小的见习排长,顶杠的还是我!正在犹豫不决之时,没想到年轻气盛的林彪不耐烦了,一挥手,舞着驳壳枪,大喊一声“冲啊!”率领自己排狂风一般冲向北岸。 连长一看,这家伙冲出去了,不能再耽搁了,立刻下令全连尾随过河。 一时间,南岸汹涌冲来的北伐军排山倒海,势如破竹,奉军正手忙脚乱在布防,工事还没有来得及筑造,甚至各连排还在清点退下来的人员,立足未稳,突然敌人奔杀过来,这是自北伐战争打响以来,从未有过的事,这北伐军也太不讲究战术原则了,哪有不等我们摆好阵式就进攻的?一时被打晕,刚刚恢复的指挥系统在极度的混乱中又崩溃了,难以形成有组织的抵抗,跑的筋疲力尽的奉军一步也迈不动,干脆举枪投降。 三连这是第一次投入战斗,一下子俘虏敌军八百余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乐得叶挺师长连声叫好,林彪受到嘉奖,被提拔为第25师73团1营7连连长。 对于才满20岁的林彪来说,这是平生第一次参加的实战,天才地参悟到战机的宝贵,显示出惊人的军事素养,形成了自己的军事特点:机智果断,善于因势制变,遇到战机不轻易放过,有时甚至不惜违抗军令,取得最大的成果。从林排长身先士卒,率领本排兄弟奋勇杀敌,穷追敌寇来看,林排长根本就不怕死,不是后人评价的“贪生怕死”之徒。 此役胜利后,部队休整,次年3月进驻河南驻马店。4月改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第二营第六连连长。尔后,在叶挺指挥下,第二十五师于武汉纸坊店击溃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并向武汉进攻的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四师夏斗寅部,进驻南昌。 当连长是林彪最为出彩的一段历史。连长每天面对的是士兵,作战要组织好战斗,指挥具体战斗,身临最前线,率领全连拼命,在以步枪、轻机枪、手榴弹及少量迫击炮为主要兵器的那个年代的战争中,战役大多是以步兵连为战术动作单位;平时要管理好部队,部队的吃喝拉沙都要负责,凡是著名的大军事家,都干过连长这一角色,那是用血肉身驱作为赌注,经过无数次赌赢之后,才能擦净血痕,从死尸堆里爬到这个位置。日后林总创造的“四快一慢”战术原则,那第四条“快”就是指追击溃散之敌,是否从此时奠定了基础?林彪人生第一役就敢于违命,从此对战场上有利时的违命求胜并不反感,甚至欣赏敢于循此道的手下将领,当年四野2纵5师师长钟伟抗命寻敌求战,林彪舍不得一句责备,反而上报中央军委,直接将其提拔为纵队司令。 南昌处于长江中游,八月的南方,酷暑难熬,骄阳似火,别说是打仗行军,就是随便动一下,就是一身大汗,部队南征,要占领广东,这无异于痴人说梦话。当时中共中央认为:夺取广州成了中国革命唯一的道路,再险也要走,天真地认为,中国革命如果没有共产国际的援助,断不可成功,革命只能按照孙中山先生走过的道路复制,以广东为革命根据地,接受外援,再挥师北伐,摧毁蒋介石刚刚在南京建立起来的政权。这个战略设想不知是谁看着地图做出的,完全是纸上谈兵,异想天开。起义部队此时所处的环境极其艰苦,经过几次大消耗,好不容易突出重围,千辛万苦到了广东,只剩下千余人了,别说占领广州,控制海港,就是自身的生存也成了问题。9月24日,起义部队占领广东潮汕,随即分兵三河坝,敌人以逸待劳,从三面围了上来,面对重兵,起义部队无力抵挡,分兵造成了敌强我弱,众寡悬殊的军事态势,李宗仁、白崇禧、黄绍兹率桂军两个师、钱大钧率一个整编师大举反攻三河坝和潮州。 潮州在预料之中轮陷,起义部队陷入孤立无援,被动挨打,四面楚歌,朱德指挥第九军及林彪所在的第二十五师与敌军激战数日,伤亡惨重,被迫撤退,其中林彪所任连长的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一营担任阻击断后任务。 追击起义部队的是钱大钧师约四个团的兵力,这是国民革命军中的绝对主力,战斗力强,装备精良,阵前全是黑压压的国民革命军,面对叛军,也是杀红了眼,嗷嗷怪叫,根本不管对方是谁。其实双方对垒阵中,大都是同一黄埔毕业的校友,尤其是中下级军官,都有同学关系,彼此指名叫姓地,咬牙切齿地咒骂。不过,国民革命军很快占了上风,起义军阵地一再缩小,虽说一再坚持,给敌大量杀伤,但持续下去,肯定是阵地丢失,全体阵亡。整整阻击了一天,战士兵又饥又热,来不及掩埋的战友尸身都发出恶臭味道,七连连长林彪不愿打这种窝囊战,看到弟兄们无谓伤亡犹为痛心,一百多号人,已牺牲约十七余人,欲率本部采取节节阻敌,与敌兜圈。营长陈赓发现,厉声命令林彪:“没有总部命令不许撤退,你给我往上冲,堵上阵地缺口。” 林彪不肯轻易放弃自己的意见:“陈营长,我们的人太少!” “你再说我毙了你!” 按战场纪律,对于不服从命令的下属,上级有权就地正法。林彪看了眼这位盲从上级的长官,横下心来,操起枪,对着手下连伤员在内的三十多名弟兄,大吼一声:“兄弟们,跟我冲啊!” 冲锋虽然把敌人压下去,却又有五名战士壮烈牺牲,林彪再次向营长提出边撤边阻击的方案。敌人又一次潮水般涌了上来,营长陈赓这次痛定思痛,知道如此顽强打下去,部队会打光,阻击战打了一天,主力部队可能安全转移,上级不可能再下达撤退命令,部队还是要自行撤退。 这场阻击战,只是一次不管阻击部队生还的战斗,是死顶坚守,还是边打边走,谁也说不清对错,几十年来无人提及,似乎是守是走都正常,只是到了林彪栽在温都尔汗,忽然冒出来的揭发材料,说当年林彪主张撤退是“怕死。” 尔后,林连长又经历了一次丢失军饷事件。 起义军进入赣南山区,林彪奉命率建制严重不全的七连在崎岖的山路打前站,屡遭民团袭扰,部队粮饷毫无补充,处境恶劣危险。偏偏屋漏遇连雨,林彪的军需官携款逃跑了,七连逃跑的军需官又恰是林彪表弟,这下林彪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七十三团团长黄浩声闻讯大怒,掏出枪来要处决林连长,幸亏被朱德和陈毅制止,救了林彪一命。宽厚的朱军长教育林连长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丢了军饷,就是丢了部队的粮草,就是丢了部队的稳定。你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训,重要文件、军饷细软一定要亲自收藏,不要随便交给别人。”据说林彪感激得涕泪交加,发誓若是碰上表弟,一定亲手宰了他。 后来到了七十年代中期的批林批孔运动时,有人愤然指责林彪是一个“想跑而没有跑成的逃兵。”对此只能听之一笑:墙倒众人推,不出来说点新鲜的东西,谁信你的揭发?那个“想跑而没有跑成的逃兵”的林连长职务在阻击战和军饷事件后,稳如泰山,升迁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长时间受到起义残余部队领导人朱德的信任。 1927年11月,朱德将部队带到国民革命第16军,军长范石生曾与朱德有同学之谊,范石生同情老同学失魂落魄的处境,同意打出了自己部队的旗号,给予军需人员补充,使起义部队赢得了一段宝贵的休整喘息时间,起义军残部就此保留了下来,没有全军覆没。 当朱德军长获悉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已到达井冈山,即派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前往联络,毛泽东也回派何长工给朱德介绍了井冈山的情况,朱德当即决定,在湖南举行年关起义后,转部赣南,汇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共图发展。 南昌起义残部在朱德、陈毅带领下,从此走出困境,迎来了朝气蓬勃的发展。朱德最早发现了这位战争天才,十年后,国民革命军蒋总司令称之为“战争魔鬼”的林彪,成了把蒋总统赶到台湾的主要驱赶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22 16:41:16编辑过]
|
-- 作者:盛唐 -- 发布时间:2014/4/21 16:52:54 -- 拜读燕怛美文! |
-- 作者:坐看云起 -- 发布时间:2014/4/21 17:03:15 --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要否定一切。 ---燕坦美文,云起深赞。 |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14/4/21 20:51:16 -- 一篇充满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好文章,拜读了,谢谢楼主! |
-- 作者:马立昆仑 -- 发布时间:2014/4/21 23:54:31 -- 老燕敢动笔写林彪,有胆识,有能耐。深赞! |
-- 作者:三秋 -- 发布时间:2014/4/22 9:50:30 -- 燕哥好大的胆子,敢写林彪这么敏感的话题,佩服,佩服。 |
-- 作者:军虹 -- 发布时间:2014/4/22 17:02:00 -- 搬个靠椅,摇着晃着慢慢看 |
-- 作者:一笑了之 -- 发布时间:2014/4/23 20:39:04 -- 好帖子,很见治学功夫,敢于触及争议人物,敢于探究历史的真相,敢于客观评价。这是何等勇气!佩服!要继续读下去。 |
-- 作者:75中山虎 -- 发布时间:2014/4/23 21:43:05 -- 拜读燕怛小弟长篇大作,尊重历史,客观真实,还以林彪战神之故事!赞佩! |
-- 作者:微风 -- 发布时间:2014/4/25 17:39:22 -- 客观的看待历史。拜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