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陆海老兵
-- 发布时间:2019/10/27 16:07:34
--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为《胖子从军记》作序
战友转来一部书稿《胖子从军记》,嘱我写个序。书稿是手机微信传来的电子版,字儿很小。我在奔波各地讲课的旅途中,在飞驰的高铁上,在嘈杂的候机厅里,忍住眼睛的酸痛,看完了这部20余万字的书稿。
这本书的题材很普通,讲的是一位海军战士入伍一年多的成长历程。但作者和体裁不一般,是一名叫陈黎的常州兵妈妈写的她大学生胖儿子的从军日记。一旦看进去,我就放不下,它深深地打动了我。
入伍从军,第一关是新兵训练。体能训练首当其冲。“胖子”身高一米八二,体重超过两百斤!儿子能撑住吗?母亲揪心不已。2017年9月23日,这是“胖子”入伍20多天开训后母亲的日记:“儿子打来电话,叫了一声娘后,失声痛哭。”“今天跳了6500个绳,手磨出血泡,两天洗一次澡”。10分52秒的电话,从头哭到尾:“我会忍住,我没有办法,只是感觉吃不了这些苦,训练太苦了,撑不下去也要坚持。我就是发泄一下情绪,我会挺住的,你放心吧。”
要让一个自由散漫的社会青年、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嬗变成一名军姿端正、军纪严明的合格士兵,必须要过体能训练关。无论在过去的冷兵器战争时代,还是在今天的热兵器时代,还是我们正面临的信息化战争时代,体能都是士兵一切军事行动的物质基础。看起来训练的是体能,实际上,锻炼的是血性,磨砺的是意志。一个新兵要跨过这一步,免不了会有汗水,还会有泪水,甚至有血水!
作为曾经的军嫂,母亲陈黎深明此理。她告诫儿子:“每个军人,都是这样过来的,都要经历炼狱般的训练,刚开始,你难以适应,再过些日子,就会好的。所有吃过的苦,都会成为今后人生的财富,这就是向自己体能、毅力挑战的过程,男子汉就是这样锤炼出来的。”
兵妈妈的话说得很冷静,宛若“虎妈”。但放下电话,转过身去,怜子之痛,肝肠寸断: “一个黄昏,泪如雨下。”
第二天日记继续: “昨晚儿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对我说:没有水果吃,周围没有小店,每天的生活就是训练和睡觉。我问:吃得饱么?他说:伙食差但管饱。吃得饱就好了,我冷酷地说,军人的使命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上战场,敌人还会给你准备水果么?……话虽这么说,今天早上把苹果与香蕉做成水果沙拉的时候,我迟迟不忍下箸。早餐摆这儿,一个多小时了,哽咽,酸楚。”
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不仅要经得住严酷的体能训练,还要能够经得起心理上的委屈。儿子知道要进步了,但打来电话哭着告诉母亲: “班里选干部,十三个战士,我唯一一个全票通过,但是,选出来的三个班干,票数都没有我高,我没当上,他们都当上了。”天大的委屈!儿子哭得话都说不清楚。母亲冷静回复说: “人生哪能不受委屈?格局,就是委屈撑大的。胸襟,就是在忍辱负重中得以广博。”“你的娘是一棵不很粗壮的大树,但即便倒下去了,或者只剩下低矮的树桩,她依然会用最结实的那一部分,给你最温暖的依靠。你所有的痛,她与你共同感受,你所有的苦,她与你共同承担。”
“胖子”以优异成绩完成了新兵入伍的基础训练和专业培训,体能过关,也不再是胖子了。被分配至北海舰队一艘现代化驱逐舰上,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我们不再称他“胖子”,称战士吧。
对这名战士的考验还在继续。
入伍不到一年半,家中突遇变故,有着近20年军龄后转业的父亲猝然离世。我们这位战士匆忙返家,处理后事。他忍受着失去至亲的巨大痛苦,顶住世俗压力和周围的不理解,在母亲的支持下,毅然决定把父亲的部分器官捐献给三个素无谋面的病人。
“一年半的军营生活锻造了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男子汉,孩子的冷静理性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他从部队返回家乡,主动向医院提出捐献他父亲人体器官的要求。我配合他完成了这个壮举,我们母子得到了全市人民的尊敬。”兵妈妈在日记中写道。
多么可亲可敬的战士!多么了不起的兵妈妈!
母亲是伟大的,儿子是优秀的。短短一年多的军营阅历,儿子不仅经受住了严酷的军事训练考验,而且在家庭遭受重大变故的时刻,能够坚定主张,挺身而出,展示了一名军人的果敢与成熟。这既是对母爱最好的回报,也是对我们的军队训练、人才培养,交出的一份圆满的答卷。
读完全书最后一行,掩卷而思,我不禁双目湿润,感慨万千。改革开放4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已经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但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安全环境异常严峻,军队要时刻准备打仗,军队战斗力的提升迫在眉睫。军队的强大,有赖于军人的担当。军队的基础在士兵,战斗力的生成首先在士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刚毅的士兵不是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不是暖风中熏陶出来的。士兵的成长离不开严酷的历练、反复的摔打。战争锻炼人,但现在没有战争,那就塑造一个类似战争的环境,在实战的背景中练兵。相信我们每一个走入军队的士兵,都要经过这么一个淬火成钢的过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我们上世纪70年代初从军时,国家面临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威胁。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时刻准备打仗,是那个时代军人的根本使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那个时代军人的形象写照。现在的战士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在蜜罐里泡大的,怎么才能把他们培育成合格的具有血性的现代军人?这是军队建设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胖子从军记》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把一个父母百般呵护的乖宝宝培养成具有钢铁意志家国情怀的革命军人,既需要部队严格的军事训练,也需要社会和父母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
兵妈妈日记给人最大的启示,就是一个优秀士兵的成长、成熟,需要军地共建、家营共育,这其中原生家庭的前期教育熏陶不可或缺、至关重要。“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送到军营就会自然转化的。“有灵魂”离不开家风熏陶,“有本事”离不开家庭教化,“有血性”离不开家史感召,“有品德”离不开家德引领。当然,“有纪律”也离不开家规约束。
兵妈妈的日记太有感染力了,在微信圈转发时就打动了许多人,不仅登上了海军军舰的舰刊,还上了北海舰队的微信公众号。出版社主动来约稿,嘱陈黎把日记继续写下去。由此,兵妈妈的日记内容越写越多,份量越写越重。她的笔触已经从对自己孩子的关注互动,转到了其他相关联的兵和他们的家庭。她在书中还记述了朋友一个顽劣的孩子怎么走入部队,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考入军校成为一个准军官的故事,真实可见,感人至深。
全国兵爸兵妈数百万,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就使《胖子从军记》有了更普遍的社会意义。作为一名有着40多年军旅生涯的老兵,我欣然为之作序。我真希望这本书出版后,兵爸兵妈们人手一册,学习其经验,感悟其精神,与部队一起把孩子培养好、造就好。
《胖子从军记》,值得一读!
张晓林 2019.4.14 晨
(张晓林:南京海军指挥学院军事战略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