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坐看云起
-- 发布时间:2012/4/25 21:30:26
-- 明皇故里乾坤大 龙兴寺里故事多---壬辰谷雨江南访友散记之六
明皇故里乾坤大 龙兴寺里故事多
---壬辰谷雨江南访友散记之六
说到珠城会友,在糊涂老兄那品到黄山毛峰与西湖龙井,今天觉得仍然齿有余香。以茶会友也是今年江南行走的拟议题目之一,但是由于行程有变,与五行真人商量好的品茶事宜只有取消。没有想到的是,以茶会友的题目竟然在不产茶叶的蚌埠视实现了。
我原先的设想,是下午5点到蚌埠,晚上吃顿饭,当晚10点钟再坐火车返程。糊涂老兄觉得我这样做,太仓促,他坚持要陪我在蚌埠转转看看。在我的心里,蚌埠的形象是脏乱差---1977年野营驻训留下来的记忆;也不是旅游城市,印象中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景点。但是,糊涂老兄执意要我稍作停留转转、看看,我如果再固执己见也是对老兄不尊重。所以,答应在这停留一个白天,随老兄安排。
没有想到的是,糊涂老兄把我和三秋带到的凤阳县这个地方,大大出乎我的预料。糊涂老兄以其对历史与民俗的深刻研究,对凤阳县现存的明代遗留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与云起我的感觉非常一直。这个地方的一个个土疙瘩、破砖墙,当地人不屑一顾。其实,他们的文物价值与旅游价值都非常高。糊涂老兄如数家珍的介绍,我是如醉如痴的傻看,路过的当地老百姓觉得我们有些莫名其妙。
我对凤阳县的记忆,比较清晰的是小岗村,然后是凤阳花鼓。这次跟着糊涂老兄转了一圈,才知道最能够说明凤阳县历史与文化的,其实是明皇陵、明中都城遗址、龙兴寺。我因为是走马观花,没有认真的研究,只能搜些资料附在后面。
明皇陵:朱元璋父母的墓地。初葬时,不过是几座矮小的民家坟丘。朱元璋称帝后,将其扩建成“宫阙殿宇,壮丽森严”的一代帝王陵寝。明末清初,历经沧桑,到乾隆年间,“唯二碑及石人石马仅存而已”。昔日“郁葱王气接邱坛,云绕乾坤得大观”的皇陵,此时已是“荒碑欹蔓草,石马卧幽宫”。但是,每当风雨之际,皇陵好象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那一簇簇苍松翠柏,野花蔓草,随风雨摇曳,沙沙作响,如述说历史的兴衰;那一对对石人石马、残碑断碣,任风雨侵蚀,潸然泪下,象泣诉悲惨的遭遇。因进景致奇异,人称“明陵风雨”。---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明皇陵意见修建的相当成规模了。
明中都城遗址:全国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凤阳县城的西北隅,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发祥地凤阳所营建的一座却于中途夭折的都城。 1369 年,朱元璋为显示其新王朝的威势,开始在全国调集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等,数以万计,大兴土木,在凤阳营建中都。“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以《宫皇图》为模本,设置“行工部”,其“规模之大、规制之盛、工艺水平之高,实冠天下”。中都城共有内、中、外三道城。外城周长约30公里,设四门,每座城门以内都有一条笔直的干道,纵横交错。中间一道为禁垣,周长7.85公里,平面呈长方形,四面设4门。即南曰承天门、北曰北安门、东曰东安门、西曰西安门。禁垣以内为宽约80米的护城河,被护城河环绕的才是内城,即皇城;皇城周长3.68公里,平面近方形,占地84万平方米;皇城墙高15米,全为长40、宽20、厚11厘米的特制大砖所砌。在中都城内十分明显地存在着一条纵贯全城南北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南起外城的洪武门,北到外城的正北门(未建成),全长近7公里。中都城内的各种建筑无不规整对称地排列在这条中轴线的两侧。居中者为三大殿,其左、右分别为东、西二宫,向两翼分别为文华、武英二殿。其前为奉天门,后为后三宫。皇城午门以南,左为中书省、太庙,右为大都督府,御史台、社稷。 明洪武八年(1375年),“罢中都役作”。后因取材建龙兴寺、历战火等原因,城墙及宫殿被大量毁坏,至20世纪70年代初,仅剩残存的午门、西华门台基及1100米长的城墙,但察其规模布局和遗物、遗迹仍十分壮观。
龙兴寺:(凤阳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建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庙建筑。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礼佛的於皇寺,因该寺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之地,与整个朱明王朝有着渊源关系,数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名刹之一。1981年被列为安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先寺殿后山腰钟亭内悬挂大钟一口,为建寺时所铸。此钟是用合金材料铸成,高2.05米,重约4吨。钟的顶部铸有一对似龙非龙的奇兽,传为龙生九子之一,称蒲牢。明清时,每当红日西坠或旭日东升,“凤岭鸣钟”,其声响彻云霄,龙兴寺众僧随着钟声开始早晚佛课。特别是在夜晚,钟声格外幽清,远传数十里,俗有“改朝换代江河变,唯独钟声绕凤阳”之说。1996年新修建,举行开光仪式,全国乃至东南亚各地的知名寺庙主持云集凤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明皇故里--合影.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明皇故里--糊涂与三秋.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龙兴寺---合影.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