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就要到了,浓浓的粽香开始弥漫着整个城市,商家包抄了所有的渠道,将各式各样让人谗涎的粽子推向了了市场最醒目最耀眼的位置。尽管那些来自各名产地的招牌和极具诱惑的精美的包装让人眼花缭乱,我心里仍然向往的还是妈妈的“小脚粽子”。
从童年的时候起,每逢端午,我们兄妹几人都会沉浸在妈妈的“小脚粽”的快乐之中,那喜悦不亚于过新年。
妈妈的““小脚粽””在我们大院里可是小有名气,标准的三寸金莲小脚,四只一串,煞是好看。不但粽子包的漂亮,最重要的是口味上乘,妈妈的粽子所有的材料都是经过精心的挑选精心泡制的。
远近的邻居提起妈妈的“小脚粽”没一个不翘手指。可妈妈在意的是我们兄妹最喜欢吃妈妈的粽子。
每到离端午大约还有一周的日子,妈妈就开始准备材料了。妈妈不随便买粽叶,妈妈说粽叶要选的新鲜不能有一点泛黄,叶子要韧而宽,摸着手上厚实才不容易断裂。
粽叶买回来要在清水里浸泡一两天,然后一片片的检查,用剪刀剪去叶根部的梗,这时候,我总喜欢瞪着眼睛看妈妈灵巧的手将一片片棕叶修剪的那么平滑整齐,心里充满着惊叹。妈妈会告诉我粽叶剪的好粽子包起来就会很顺手。
接着就是煮粽叶。粽叶在水里随着水的温度渐渐的开始泛着清黄的色泽,当水在锅里咕嘟咕嘟的沸腾起来的时候屋子里就被一股浓烈的粽叶香弥漫了,也把我们心里那个谗猫给唤醒了。
煮好的粽叶沉沉的绿色里透着棕黄,妈妈说煮过的叶子韧性很好不会开裂,粽子就能包的漂亮。
粽馅是浸泡好的糯米,还有红枣和赤豆,妈妈最拿手的要算是肉粽。在我的记忆里无论那家名产谁的肉粽也不不上妈妈的肉粽美味。我总看见妈妈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调料浸泡满满的一大碗肉块,妈妈知道我们不爱吃肥肉,所以碗里全是一块一快瘦瘦的,香气扑鼻,闻着就让人咽口水。
离端午还有一两天的时候,妈妈开始包粽子了。白天要工作,所以一般晚饭后开始。
妈妈会准备好一些红的和白的细绳子,白的扎肉粽,红的扎豆棕和枣粽。
每到这时候我都非常兴奋的守在一边,新奇的看着妈妈一双灵巧的手拣几片棕叶先卷成一个三角的漏斗,撮上几把糯米然后塞进肉块,几个翻飞,一只漂亮的“小脚粽”就包好了,我会吸着气递给妈妈一根白绳,妈妈用牙咬一头在齿间,三下两下就把包好的粽子扎的结结实实,于是我像捧着一件玩具那样将粽子放在一旁的篮子里。
我也企图自己包一只粽子,可尽管我极其小心,仍然不是把棕叶弄断了,就是把米撒的到处都是,费好大的劲才算扎了个扁扁的荷包,不小心米又漏了出来,只好叹着气撤退了。
看的困了就去睡了。等清早起床的时候家里是一片粽香,早饭自然就是粽子,心里的谗猫早就一跃而出了。
上学去的时候,妈妈会拎一串粽子让我带给老师,我那大我不到十六岁的老师是妈妈的好朋友,也是妈妈“小脚粽”的死党。
接着妈妈会给邻居和同事分别送上自己包的“小脚粽”。
市场丰富起来后。各地名产的粽子纷纷抢占端午的领地。铺天盖地的广告还有五花八门的包装,价格也令人咋舌。但无论什么粽子都取代不了妈妈的那‘小脚粽子’在我心中的位置。
童年时光,妈妈的“小脚粽”给我们带来多少满足和快乐。
一串串青青的“小脚粽”是那么亲切,充满着温暖,那浓浓的棕香伴着童年的七色花瓣把我们从青涩的催生到棕黄,那棕香从也没散去。
成家以后,每到端午,妈妈的电话就来了,催着让去拿粽子,去晚了妈妈就直接的送了过来。女儿最爱吃外婆的肉粽,说外婆的肉粽是天下第一。女儿问我“妈妈,你怎么不会包呢?”
外婆笑了,眼角的皱纹弯弯的。
写于2009年5月24日